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信恒文 《科技资讯》2014,12(16):104-104
介绍了敞车侧开门组焊流水线的结构特征,阐述了生产线的工作原理;通过该项目的研制,解决了分厂因敞车侧开门组成结构复杂,组焊后易变形,以及影响整车外观质量及生产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43.
摩擦焊直接能量控制法是一种以摩擦能量为控制对象的闭环控制方法。采用先进的单片机测控及高精度的检测方法,直接检测驱动电机的实时输入功率以获得实时摩擦能量;并以此为闭环控制对象,对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同以往开环控制法相比,克服了工艺参数的波动对接头质量的影响,从而大大减少了焊前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也人为因素对接头质量的影响,使焊接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44.
以16 Mnq 钢的角焊接头为对象,研究了TIG重熔工艺、重熔区的脆化倾向、接头疲劳强度和疲劳裂纹生长特点。确定了能使工艺过程稳定、重熔区形状良好的工艺参数和方法。证明了重熔区脆化倾向不大,断裂韧性良好。TIG重熔能使接头的疲劳强度提高60%~70%。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罐体内焊缝的辊涂方法、涂布装置及其涂料的自动供送系统特点和工作原理作了较为全而深入的分析,对辊涂涂布装置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新研制的IC-40G一元化调节高性能CO2/MAG焊机的技木特点.  相似文献   
47.
本文主要介绍同轴式水下局部干法TIG电弧焊工艺及装置。其装置特点是能够轴向直接观察电弧和熔池状态,从而便于控制焊接过程,保证焊缝的对中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装置能较好地解决湿法焊接时可见度差。焊缝含氢量高,冷却速度快等问题。焊缝的机械性能指标达到有关海上结构规程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添加合金粉末的埋弧焊工艺,用该工艺可以大线能量焊接Q235钢,单道焊缝的熔深可达15mm,焊接熔敷速率大于18.9kg/h,熔敷系数大于30g/h·A,焊缝和HAZ的组织良好,接头机械性能与传统埋弧焊接接头相当。  相似文献   
49.
探讨利用恒温超塑焊接代替真空扩散焊接实现W80Cu20/QCr0.5-0.2-0.1复合结构电触头焊接加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压应力56.6MPa、焊接温度800~830℃、保温30min、初始应变速率1.5×10-2min-1的条件下,经5~7min的压接,接头抗拉强度(最高达190.8MPa)均高于真空扩散焊,并且无需真空或保护气氛,焊接温度较低,效率较高,在复合结构电触头的焊接加工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对厚度为12mm的2519铝合金板进行焊接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焊接速度为140mm/min,旋转速度为1800-2200r/min时,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焊缝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在旋转速度为2000r/min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296MPa,断裂形式为韧性和脆性的混合型断裂。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焊缝中组织的差异及晶界上粗大的富铜析出相是导致焊缝强度低于基材强度的原因;焊缝中的组织差异及晶界富铜析出相的形成是焊缝区温度沿板厚的急剧变化和搅拌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