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甜玉米分蘖与籽粒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玉米在生育期间产生分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甜玉米分蘖与其籽粒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在正常栽培密度条件下,分蘖去除与否对产量及其产量性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分蘖的有无作为植株性状是对产量有利的性状,选育甜玉米品种应选有蘖株较易获得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锦绣杜鹃叶片中PAL、PPO及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锦绣杜鹃植株,分析不同的SA处理时间杜鹃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杜鹃叶片可明显诱导PAL、PPO、POD等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其中50~100μg/mL浓度的SA对诱导杜鹃PAL、PPO、POD酶的活性影响最为显著,但受SA诱导的影响各不同,主要是在对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和表达时间上存在着差异,其中PAL受SA诱导后,活性提高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引物扩增效率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高粱BTx623幼苗中的多酚氧化酶基因SbPPO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SbPPO2,SbPPO5,SbPPO6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这3个SbPPO可能在高粱BTx623幼苗中起到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高粱的生产现状,介绍了山西省酿造高粱生产中存在问题,展望了酿造专用高粱发展前景,提出了促进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博  吴琼 《长春大学学报》2010,(10):56-57,61
从高粱壳中提取高粱红色素,通过超声波预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高粱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频率20-25 kHz,功率100 W,每次30 s,间隔10 s,超声波输出总时间20 min,固液比1:8,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 h,乙醇浓度75%,最大提取率为15.36%。较传统的乙醇提取法高6.83%。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北和东北草高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西北草高粱的生育期比东北草高粱稍早;而在生长势、植物学性状、生物产量、呼吸速率均是西北草高粱优于东北草高粱,只有叶绿素含量东北草高粱优于西北草高粱;综合性状以西北草高粱晋草5号表现优异,可以引种于珠三角腹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9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甜玉米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后延,春早播、春晚播和夏早播的甜玉米单穗鲜重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胚面厚度在50%吐丝后28d达到最大值,之后略有下降;籽粒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在50%吐丝期后的第22d达到最大值后不断下降.由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共同确定的采收期为:春早播50%吐丝后21.6—25.3d;春晚播50%吐丝后20.5—24.9d;夏早播50%吐丝后20.8—23.0d.  相似文献   
18.
白草花叶病毒原的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甘谷)培养的表现花叶症状的白草上分离出一种线状病毒,经鉴别寄主,蚜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电镜(ISEM)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此分离物是高粱花叶病毒SCH株系。  相似文献   
19.
以高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浓度和还原剂浓度对高粱种子醇溶蛋白提取的影响.蛋白浓度测定和SDS PAGE电泳表明,DDT浓度为4%的60%叔丁醇溶液,样品质量比提取剂用量为1∶8(g/mL)是提取高粱种子醇溶蛋白的最佳条件.该条件下,提取高粱属不同种的种子醇溶蛋白,得到的高粱属种子醇溶蛋白的“指纹”图谱,可以用来区分高粱属内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中试基地种植的11种甜高粱材料进行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在兰州榆中地区种植的甜高粱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对材料的茎干鲜重、生物产量、茎杆平均含糖量进行分析,同时参考株高、穗长、穗颈长、物候期等指标,选定适合榆中地区不同用途的甜高粱材料。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茎秆鲜重、生物产量、茎秆平均含糖量三个指标中,茎秆平均含糖量灰色关联度最大,对结果影响最大;灰色综合评判排序显示08-2、2043、09-1、雅津43号分别排列前4位。08-2、2043、09-1、雅津43号综合表现最好,适合兰州榆中地区种植,可用于饲料生产和生物质能源储备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