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主元素活度项法优势相图计算机绘制过程作了改进,利用QBasic软件和Origin制图系统计算和绘制了Fe-S-O体系的lgPS2-lgPO2优势区相图和lgPS2-lgPSO2优势区相图,并利用这些优势区相图分析了黄铁矿合成时残余氧气杂质对黄铁矿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1)使用流动的高纯惰性气体携带硫化气体(如S2)与加热的Fe或其氧化物起硫化反应制备二硫化铁时,为了保证合成黄铁矿的纯度,合成反应发生前必须让残余氧与硫充分反应去除残余氧;(2)硫磺与Fe或其氧化物一起密封于石英容器中,在573~773 K加热处理从理论上可以制备高纯的FeS2。  相似文献   
52.
介绍光电子能谱(XP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煤系黄铁矿添加CaO并经超声处理后 ,Ca++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证明Ca++在黄铁矿表面是主要抑制因素,超声处理可以强化CaO对煤系黄铁矿的抑制。  相似文献   
53.
湖北省西部恩施地区恩施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氧化环境与赵家坝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还原环境中草莓状黄铁矿丰度均较低,甚至缺失。通过对比这两个剖面中富草莓状黄铁矿与贫草莓状黄铁矿层位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以及总铁含量,结果展示在恩施剖面栖霞组缺乏草莓状黄铁矿的氧化碳酸盐岩层段中TOC含量较低而富草莓状黄铁矿层位TOC含量较高;在赵家坝剖面大隆组缺乏草莓状黄铁矿层段的还原的硅质岩中总铁含量较低而富草莓状黄铁矿层段总铁含量较高。分析认为氧化层段中缺乏草莓状黄铁矿是因为较低的有机质导致细菌硫酸盐还原反应形成的硫化氢浓度较低,从而形成的草莓状黄铁矿丰度较低;还原层段中缺乏草莓状黄铁矿是因为较低的总铁浓度导致细菌硫酸盐还原反应生成的硫化氢与铁直接生成黄铁矿单晶,没有胶黄铁矿的生成,从而由于较弱的磁性没有聚合形成草莓状黄铁矿。  相似文献   
54.
黄铁矿是与金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矿物之一,其作为标型矿物是寻找金矿床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黄铁矿的晶体形态,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及热电性在评价金矿床的深部远景、矿床成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指出,利用黄铁矿的晶体形态标型和热电性特征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可以确立金矿体的分带并指导找矿,利用黄铁矿中Au/Ag、Co/Ni及S/Se比值可以初步判断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55.
黄铁矿和毒砂XPS谱图上83eV激发峰的新归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原子及离子中电子的行为与结合能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有关的实验事实,指出结合能不仅与氧化态(价态)正相关,而且与颗粒粒径也正相关,并推导出了结合能与粒径之间的关系式。同时笔者由Alred-Rochow电负性数据判断认为黄铁矿和毒砂中次显微金不可能呈负氧化数金Au-形式存在,并因而认为黄铁矿和毒砂XPS谱图上出现了83eV附近的激发峰是由粒径细小的微包裹体自然金颗粒所引起的。计算得到这些金颗粒的半径约为500nm。由此出发笔者还解释了XPS实验的一些其他事实。并最终认为次显微金在黄铁矿和毒砂中不可能以类质同象金(Au1+、Au3+、和Au-)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6.
为了更好地分选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研究了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乙黄药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并选用氰化钾做调整剂进行选择性分离浮选试验,通过红外光谱测定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1时,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二者浮选行为相似,均有良好的可浮性;氰化钾可以很好地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氰化钾在脆硫锑铅矿表面未发生吸附,而在磁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生成铁氰配合物,从而抑制了磁黄铁矿的上浮.  相似文献   
57.
胶莱盆地中新类型金矿的发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竹如 《科学通报》1994,39(20):1917-1917
作者在华北地台胶莱盆地含炭岩系中发现具一定工业规模的金矿床.含炭岩系属下白垩统莱阳群底部层位(K_1L_1),厚度>270m,不整合于元古界-太古界变质岩上.该岩系为黑色泥岩、砾岩、砂岩、泥灰岩及砂质炭酸  相似文献   
58.
黄陵背斜核周缘地带分布着许多小型金矿床,它们都是自然金——硫化物——石英建造型的金矿床。过河口金矿是其中较典型的一个矿区。本文对矿区的主要矿物——自然金、黄铁矿,石英的标型特征及找矿意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io-oxidation processes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of pyrite, chalcopyrite and pyrrhotite.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distinctive bio-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three sulfide minerals. In the presence of A. ferrooxidans, the sulfide oxidation rates generally decrease in the order of pyrrhotite, chalcopyrite and pyrite. The pH during bio-oxidation of pyrite tends to decrease as a whole, whereas a rise-fall pattern was recorded for both chalcopyrite and pyrrhotite in their pH variations. No deposition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bio-oxidation of pyrite, suggesting a possible link to lower pH value in the process. However, large amounts of jarosite and element sulfur were determined in the bio-oxidation processes of chalcopyrite and pyrrhotite. A. ferrooxidans individuals were found directly as attachments to erosion pits on the smooth surface of pyrite. The erosion pits are similar to the bacterium in shape and length, and thus are probably products of dissolution of organic acid secreted by the cells on the mineral surface. More complicatedly, biofilm exists on the surfaces of chalcopyrite and pyrrhotite. This type of structured community of A. ferrooxidans is enclosed in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and covered with the deposition generated in the bio-oxidation processes of chalcopyrite and pyrrhotite. Different bio-oxidation processes of pyrite, chalcopyrite and pyrrhotite may be linked mainly to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minerals and the pH in the reaction solution of the bio-oxid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60.
铊的环境生态迁移与扩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报道某含铊黄铁矿矿石和各工艺过程产物中铊的含量和分布 ,各类矿石中铊含量范围 10 .0~ 5 6 .4× 10 -6;尾砂矿中铊含量约 5 0× 10 -6;炉渣中铊含量范围 2 1.7~ 4 5 .4× 10 -6;炉灰中铊含量 30 .2~ 6 8.1× 10 -6;矿区山泉水中铊含量 0 .35~ 7.86× 10 -9;选矿水中铊含量 4 .82× 10 -9;自来水中铊含量 10~ 30× 10 -12 ;硫酸厂解析水中铊含量5 5 .2~ 4 5 0× 10 -9;炉尘冲洗水中铊含量 17.1~ 37.9× 10 -9;炉渣冲洗水中铊含量 4 .2 2× 10 -9;排放水中铊含量 9.30~ 2 1.6× 10 -9.根据这些数据 ,讨论了铊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扩散过程和生态污染 ,提出了在含铊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铊的环境污染效应和后果 ,采取必要的预防污染措施 ,同时应积极开展治理技术研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