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现代性是伴随新文学发展过程出现的一种新特征、新术语,从五四新文学发展到21世纪多维度的文学现状,现代性是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为适应中国新诗变革的需要以及外来诗学的冲击和影响,中国诗学在五四时期实现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转换。  相似文献   
42.
萧红在其成名作《生死场》中刻画了一个哈尔滨附近村庄的人们(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生与死的故事。在小说中,女性的生命价值被践踏,难逃"被虐"的命运,而女性也在有意无意中将自身所受到的种种压迫强加到同类或比自身更为弱小的孩子身上,对他们施以"虐人"行径。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萧红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试图挖掘造成小说中女性"被虐"与"虐人"的双重困境的根源,并由《生死场》出发来探究萧红独特的女性写作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43.
1996年至2015年20年间,共有88篇韩国留学生写作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毕业答辩,其中包括72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和16篇近代文学、文艺学等相关、相近专业的学位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88篇论文进行量化统计及分析,可以从历史脉络、地域分布、主题分析、热点透视四个角度,梳理韩国留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接受与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4.
在20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中。鲁迅国民性思想的最初形成与发展有着明显的思想理论上的渊源,分别表现为:国内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影响、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20世纪初日本的国民性思潮对鲁迅早期人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高校英语专业普遍存在文学阅读难、阅读少的问题,文学课遭遇边缘化.文章借助二十世纪新兴交叉学科认知诗学的“故事”与“叙事投射”理论对文学学习进行认知分析,着力增强文学阅读认知体验,并结合研究性教学方法探讨实现文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双重认知转向、提高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
叹微型动物     
<正>记得读过鲁迅先生的某篇杂文(名字忘了),文中转述小时候他家阿长(他的保姆长妈妈)讲的故事。说是有一种小动物叫墨猴,有人的拇指那么大,住在笔筒里睡大觉,听见主人磨墨的声音就跳出来  相似文献   
47.
汉代文人在五言诗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晋宋时期,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典范,西晋陆机,东晋陶渊明,宋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和风格的拟古诗.与汉代文人五言诗相比,这些拟古诗虽然也渗透着感于乱世的时代精神,保存了"古诗"凄美哀伤的风貌,沿用了原作中典型的诗歌意象和比兴的创作手法,但也显露出了晋宋文学由"情的自觉"到自发式"情志结合"、语言风格由"俗"渐"雅"的趋向.  相似文献   
48.
大时代是鲁迅中后期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鲁迅历史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词。从鲁迅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的写作中可以看出,在其思想中,启蒙者与革命者是合二为一的整体。在革命的催动下,大时代才可能到来。大时代是方生方死的时代,可以因之生,也可以以此死。鲁迅对大时代的解读和思考,是其生命意志的深刻体验,亦即其生命哲学在历史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49.
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是相通的。诗歌审美境界的高低取决于创作主体人生境界的高低;反之,通过诗歌审美可以帮助人们超越自我、升华生命、提高人生境界。境界是中国古代诗学对现实人生启示意义的一个关键词。在当今这个大多数人停留在功利境界、把追逐利益当作首要人生追求的社会里,通过诗歌审美实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是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50.
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再现原作的艺术价值与诗学功能,前景化则是文学作品实现诗学诉求的众多语言表达手段之一。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前景化)与诗学功能是互相依存的,语言形式是手段,诗学功能是目的,既然手段服务于目的,动态地操控语言形式以重现这一相互依存关系将直接影响文学翻译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