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水合肼为还原剂、硝酸银溶液为银源,采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粒径分布均匀的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衍射(XRD)、马尔文粒径分析仪等测试设备对样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纳米银粒径较小,分布较为均匀;硝酸银浓度、PVP用量、水合肼用量等对纳米银的粒径与形貌影响较大.当硝酸银浓度为150 mg/L,PVP用量为0.2g,水合肼用量为0.1g时,所得到纳米银的粒径最小.  相似文献   
82.
由于现有监测技术只能直接分析气态零价汞,为了监测气态总汞浓度,需要将气态二价汞转化为气态零价汞。高温还原法在不需要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将二价汞高效率转化为零价汞。以高温状态进入吸收池内的气态零价汞对光谱的分析具有较大影响,需将进入吸收池之前的汞蒸气冷却。设置不同的冷凝温度,实验研究发现气态汞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在管路壁上的吸附能力越来越小;而随着温度降低其吸附能力增强。由浓度反演结果可以得到其最佳的冷凝温度在22~25℃范围,温度高或温度低,对气态总汞光学监测的反演都会造成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83.
84.
海洋生物样品中硒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炮分析9HG—AF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将试样中硒还原为按发性硒化氢,氩为载气将硒化氢吹出并导入火焰原子化器进行原子荧光测定,以正交设计法对该还原反应,氢化物转移,原子化及原子荧光测定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佳化条件下,该法检出限为0.072ug/dm^2,相对标准偏差为2.0%,标准曲线表明,在0.000-1.000ug/dm^3Se浓度范围内,有理想的线性关系,本法测定海洋生物样品硒的回收率为95.8%-102.4%。  相似文献   
85.
锌粉还原—重铬酸钾法测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从传热传质角度提出了回转窑直接还原热过程数学模型,对过程中12种基本参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还就窑内烟气传热量分布以及炉科在窑内耗能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菱镁石煅烧窑烟气的特点和危害以及SCR脱硝方法的原理与工艺流程,并且利用Fluent软件,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对SCR反应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此反应器是以某厂菱镁石高温煅烧窑烟气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来寻求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SCR反应器内加装整流器对流场略有改善,且整流器格子大小对流场影响不大.模拟结果还得出导流板的最佳结构和位置,可以达到良好的脱硝效果.  相似文献   
89.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粉末并通过真空热压制备了纳米块体Cu-Ag合金,并与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常规尺寸Cu-Ag合金对比研究了它们在中性Na2SO4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合金的腐蚀电位负移,表明腐蚀倾向增大;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加,表明腐蚀速度加快;两种尺寸的Cu-Ag合金...  相似文献   
90.
以炭气凝胶为载体,分别以甲醛、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了Pt/CA催化剂。采用XRD技术对催化剂上Pt的分散度和粒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的Pt/CA催化剂上Pt分布最均匀,粒径为2.2 nm。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3种催化剂的活性大小顺序为Pt/CA-EGPt/CA-HCHOPt/CA-NaBH4,其中催化剂Pt/CA-EG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达到74.1 m2/g,比质量活性达到248.8 A/g,并且其电化学性能远远好于商用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