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藏猪肠道不同部位CAT1、EAAC1和PepT1 mRNA的特异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体重接近且健康的28日龄哺乳仔藏猪6头,屠宰后分离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和回肠),运用RFQ-PCR技术对藏猪不同肠段小肽转运载体PepT1、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C1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的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肠后段PepT1 mRNA表达丰度最高,而回肠的表达量最低;从小肠近端到远端EAAC1 mRNA的表达丰度在小肠的表达呈升高趋势,即回肠表达最高,空肠后段次之,但与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差异不显著(P>0.05);CAT1 mRNA不同肠段表达格局与EAAC1相似,回肠中CAT1 mRNA表达丰度最高,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但空肠前、后段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2.
双歧杆菌BB-12是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的一个亚种,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着重要影响.综述了双歧杆菌BB-12的来源及研究进展,对其调节肠道菌群、通肠润便、提高免疫以及护肝方面的功能特性研究进行阐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3.
三氯生(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具有高效杀菌作用,可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对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菌和真菌具有消毒作用,同时对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也有抑制作用,以往被认为对环境和人体是高度安全的[1],因此得到广泛应用[2,3],如用于高档日化用品的生产(添加到香皂、漱口水、化妆品、洗涤用品、头发定型水等个人护理品中充当杀菌消毒剂)、饮食行业器械  相似文献   
84.
肠道为消化器官,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现在逐渐探明它也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尤其是通过有效利用以小肠派伊尔氏淋巴结为中心的有关消化器官淋巴组织,不仅对各种疾病的口服疫苗有效,而且使特异反应性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药开发也成为可能。本文就肠道免疫功能的意义以及应用作一论述。肠道免疫的重要性人体与外界的接触大致可分为二大部分;一部分即为人体表面覆盖的皮肤,另一部分即为覆盖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生殖器官等的粘膜系统组织。这种粘膜系统比皮肤有着更大的表面积,其表面积约有400-500111,是仅有Zmz左右…  相似文献   
85.
人类从来都不孤单,即使在狭小密闭的太空舱中,也有生命跟我们做伴,那就是在我们体内生活的微生物。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大大拓展了我们的食物来源,而它们也与我们的身体成为一个整体。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远远少于它们对我们的了解。科学家正着手了解这一重要但又略显神秘的族群。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肠道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构成及基因组DNA的变化特征.方法分别采集肠癌患者与健康人晨起粪便,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鉴定菌株并进行菌落计数.采用试剂盒法提取粪便中肠道细菌总基因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肠杆菌数量增多,以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减少,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数量比例颠倒,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总基因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在23 130 bp处有清晰、明亮的单一条带,且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均有相同大小的条带.结论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差异,肠道菌群总基因组DNA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87.
我国科学家的新探索——让胶囊机器人在人肠道内行走通过吞咽,可在人肠道内以螺旋方式行走的胶囊医疗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样机,并在离体  相似文献   
8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21-22
近年来,由肠道病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无疑已成为日益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肠道病原菌不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也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9.
选取体重接近且健康的哺乳藏猪30头,其中1、7、14、21和28日龄各6头,运用实时定量PCR对Pept1、EAAC1、CA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二指肠中藏猪CAT1、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相似,14日龄时表达丰度最高;EAAC1、CAT1 mRNA在空肠中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相似,CAT1在21日龄达到最高点,但与其他日龄相比差异不显著;回肠中Pept1与EAAC1 mRNA表达丰度具有相似的发育性变化,7日龄回肠Pept1 mRNA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发育阶段(P0.05)。  相似文献   
90.
人体与动物隐孢子虫和肠道原虫的考察洪凌仙,杨文川,彭文峰,崔宏江(生物学系)隐孢子虫是人兽共患的一种球虫类原虫,寄生宿主广泛,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乳动物及人类.Nime在美国首次报道人体隐抱子虫病例[‘j,此后世界各国陆续发现人体的病例,并认为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