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王庆  陆丹玲  杨勇  刘锦川  吕坚 《自然杂志》2017,39(5):320-326
过去几十年里,从原子尺度理解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过冷液相特性与微结构的关系吸引了材料学家和凝聚态物理学家极大的关注,是此类先进工程金属材料得到实际开发应用的关键之所在。本文综述了前期有关块体金属玻璃有序原子团簇结构随热处理或微量元素添加,演化及其对过冷液相热稳定性、晶化行为和玻璃形成能力影响的研究成果;并聚焦在块体金属玻璃过冷液相中的两类不同原子团簇,即类二十面体原子团簇和类晶体原子团簇。这两类原子团簇的共同存在是块体金属玻璃高热稳定性和纳米晶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微合金可以调控过冷金属液相中原子团簇的结构和体积分数,从而进一步推进它们的实际工程或功能性运用。  相似文献   
822.
TiC价电子结构及其性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TiC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时,TiC的共价电子数增加,表明Ti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iC晶体中的共价电子数与其硬度和脆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晶格电子数可以定性地说明不同结构晶体之间的脆性差别,利用“键加强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定性地说明不同结构晶体硬度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823.
本文通过在PVC悬浮聚合中加入界面阻聚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聚合成不同类型的氯化专用PVC树脂,并研究这3种添加剂对气固相法氯化得到的C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界面阻聚剂的增加改善了树脂内部聚集态和皮膜情况,使PVC树脂表观密度不变同时吸油率增加,PVC树脂氯化后氯含量随之增加,树脂内部链段中...  相似文献   
824.
以2,5-双(四唑)对苯二甲酸(H4dtztp)为配体,同周期的钙、锰离子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溶剂热和水热法,制备得到2种新型含能配合物,分别是[Ca4(dtztp)2(H2O)10]·H2O(1)和[Mn2(dtztp)(H2O)6]·H2O(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得出2种配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具有3D结构,且配合物1中有大量氢键存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2种配合物的热行为,得出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主体框架开始坍塌的温度分别为204℃和310℃,表明配合物2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采用Kissinger’s和Ozawa’s法计算获得2种配合物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参数及对应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方程;得到2种配合物的热着火点温度分别为189.04℃和375.21℃,临界温度分别为238.56℃和382.17℃;ΔG≠值均大于零,属于非自发反应,都不会自发分解,其中配合物...  相似文献   
825.
为深入研究氟化作用对卤铅钙钛矿基发光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文中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别对F-表面掺杂和体相均匀掺杂的钙钛矿型CsPbBr3-δFδ材料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与探讨.由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可知,F-取代Br-可以有效调节和控制发光材料CsPbBr3-δFδ的晶格常数、电子结构、配体阴离子与Pb2+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和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F-取代Br-数量的增加,材料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禁带宽度逐渐变大.通过对比态密度强度可以发现,F-取代分布在CsPbBr3-δFδ晶格表面的Br-可显著增多电子占据能级的数量,这可极大增强配体离子与发光中心的电子转移过程,进而提升卤铅钙钛矿基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另一方面,源于F-和Br-  相似文献   
826.
以间苯二酚和3-羟基-2-硝基吡啶等为原料,通过硝化、氨化及成盐等反应得到5种含能金属盐。采用核磁、元素分析法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单晶衍射仪获得了化合物4·4H2O、化合物9·2H2O和化合物10的晶体结构,晶体密度分别为1.900、1.808和2.008 g/cm3;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并对其爆轰与安全性能也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含能金属盐热分解温度介于249~297℃之间,撞击感度介于9~33 J,其中具氨基的含能金属盐还具有较高的撞击感度值,分别大于或等于29 J;起爆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含能金属盐均不能起爆RDX。  相似文献   
827.
利用OM,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喷射沉积-挤压-轧制SiC颗粒增强FVS1012(SiCP/FVS1012)薄板的微观结构以及退火对该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工艺制备的SiCP/FVS1012薄板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在315℃时,σb=308 MPa,σ0.2=290 MPa,δ=5.69%;在415℃时,σb=201 MPa,σ0.2=182 MPa,δ=3.65%.微观组织分析表明:类球状细小弥散的Al12(Fe,V)3Si相的生成是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此外,SiC颗粒的加入对提高该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8.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在甲醇/乙醇体系中由多吡啶配体4,5-二氮芴-9-酮(dafo)与钴(Ⅱ)自组装获得了配位超分子化合物(NO3)2。利用X-ray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同步热分析仪进行了热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29.
通过构筑石墨烯/二硫化铼(ReS2)异质结实现了5层ReS2样品在空气中稳定性的提升。其中石墨烯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ReS2的热稳定性通过荧光强度进行表征。实验发现:对于原始的ReS2薄膜,当温度升高到500 ℃时,荧光峰严重展宽且荧光强度几乎消失,而石墨烯封装的ReS2样品,采用同样升温方式时,荧光峰依然很对称且荧光强度很高。通过进一步拟合其变化率发现,本征样品的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率为-224,而石墨烯封装的ReS2薄膜样品的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率为-173,说明通过石墨烯的保护,极大地提高了ReS2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石墨烯有效地隔绝了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分子,钝化了ReS2表面的反应活性,从而提高了其化学稳定性。同时测试对比了石墨烯覆盖前后ReS2的光电性能,发现石墨烯的覆盖大大加快了ReS2的光电响应速度。该研究丰富了ReS2在半导体器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