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手足口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病,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又出现了一些手足口病的病例,而且今年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是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82.
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应视情况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否则会导致阴茎龟头和尿道反复发炎,还会发生包皮嵌顿。另外,包茎和包皮过长还会影响到婚后的性交质量,使妻子发生阴道炎和宫颈炎等疾病。进行了包皮环切手术,95%以上的患者都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仍有少数患者术后会留下一些并发症或后遗症。  相似文献   
83.
垂体腺瘤切除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碟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48例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经口鼻碟入路(17例),经鼻碟入路(31例)切除.经口鼻碟入路,唇下粘膜切口,进入鼻前庭;经鼻碟入路,右侧鼻孔进入,切开鼻中隔粘膜.最后均在两侧鼻中隔粘膜间形成通道,至碟窦腹侧壁,打开碟窦及碟底,进入鞍内.结果 全切37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脑出血1例,一过性尿崩8例,脑脊液鼻漏5例,视力障碍加重2例,体温异常5例,电解质紊乱3例,消化道出血2例.17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4例6个月复发,4例怀孕生育下一代.结论 加强经碟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可以进一步的认识到脑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视力障碍是首发症状,脑脊液漏是常见的并发症,尿崩大部分是一过性,为临床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预防要点。方法本组15例患者共20个椎体,确定骨折病椎及致痛责任椎后在C臂X光机引导下胸腰椎均经皮后入路经椎弓根到椎体,调制骨水泥使用加压器注入椎体,术后常规卧床24~72h,抗菌素使用3d,全身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术前Vas6-9分,平均7.8分,术后1周均有显著止痛作用,Vas平均3.4分。平均每个椎体用时约30min,未出现神经跟和脊髓受压症状,无穿刺点感染和出血,无心血管异常及肺栓塞现象,椎间盘渗漏4椎,无不良后果,未出现椎管内椎弓跟外椎体前渗漏现象。无再次骨折病例。结论PVP是在导向下精确操作,积极防漏条件下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及椎体转移瘤的微创、有效、价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教育的方法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满足了病人的健康需要,增强了护士的自身业务素质,有力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护患关系也较密切。这就需要我们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护理的真实内涵,才能适应新时代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用固定骨牵引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84例。其中闭合性骨折48例,开放性骨折36例,此法操作简便、可靠。患肢可早期活动,损伤骨折部骨膜,可保持骨折部良好血供,并发症少,在8-12周内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一例患者发生急性或慢性骨髓炎及骨不连接。  相似文献   
87.
张伯芳 《甘肃科技》2000,16(1):44-44
T管引流是胆道手术中最常见且较安全可靠的引流方法 ,但若在T管安置及拔管过程中出现失误 ,即使常规拔管亦可能发生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这样的并发症 ,处理不当 ,后果严重 ,结合病例就其诊治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病例男性 ,61岁。胆囊切除术后6年 ,胆总管结石 ,于1991年5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 ,术后14天T管造影、夹管2天无异常 ,16天拔管 ,约半小时后始觉右上腹痛 ,无放射痛及腹膜刺激现象 ,保守治疗3天渐出现腹胀、黄疸 ,B超示腹腔内液性暗区 ,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性液 ,剖腹探查见腹腔内胆汁性积液约1500…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成像对面神经管的应用价值及其技术要点.方法 用GE lightspeed 16螺旋CT对23例病人行螺旋扫描,在工作站上行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测量面神经管的总长度及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各段的长度、直径及第一膝、第二膝的角度.观察病变对面神经管的影响.结果 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及总长分别为5.58±0.74mm、10.11±0.79mm、12.47±1.01mm、28.73±1.07mm;面神经管各段管径分别为:膝状神经窝2.37±0.63mm、鼓室段1.03±0.16mm、乳突段1.57±0.31mm;面神经管第一、二弯曲角度分别为76.1°±4.65°、108°±11.38°.CPR可清晰显示病变段面神经管,显示率达81.8%.结论 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可在一幅图像上清晰显示双侧面神经管,对面神经管的解剖变异、先天畸形、外伤、慢性中耳炎并发症胆脂瘤累及面神经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9.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随机抽取的80例实施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研究,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4月。病例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方案的成效。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脊柱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可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阈值,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保证患者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0.
韦莉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84-18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颇为棘手,临床在遵循控制高血糖、治疗高血压、采取饮食疗法、保护肾功能等防治原则的基础上,笔者跟随马一乾老师,运用调中养阴、益气活血之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