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探讨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事实上,咏史诗由于其创作素材的特殊性,较之其他类型的诗作更有自身的独特表现方式。本文主要是从重构时空、好为案语、微言大义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晚唐咏史诗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突出了中晚唐咏史诗与其他时代、类型的诗作比较而言的独特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2.
本文将李白的咏史诗分为史传型、史论型、咏怀型三类,认为将咏吏咏怀结合在一起最好者,李白为第一人。李白咏史不仅思想深刻而且艺术精湛.在审美情趣上与前人有不同之处,即是史料取舍的主观性、咏史之中的抒情性与古迹遗址的感发性。  相似文献   
23.
安南大家阮攸,其汉文咏史诗秉承中越两国文学传统,并有所继承与拓展。就继承而言,有异于其他安南诗人的新特征,即诗中突出表现出对古代中华文人文笔擅长、爱国忧民、洁身自好等优秀品质的自觉追慕之情;灵活的诗体体式选择,表现出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兼收并取的意识;咏史以抒怀、借古讽今等具体写法上,呈现出个性化色彩。就情感表达领域拓展而言,突破以往中、越文人在同一民族、国家内部咏史诸题义,表达出安南本土民族、国家意识,具有安南民族、国家代言人的品格,在咏史诗史上具有某种程度拓展。当然,就其政治倾向而言,则是对宗主国清王朝的一种叛逆。  相似文献   
24.
左思的<咏史诗>以其"古今难比"的艺术价值与"垂范千秋"的独特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极其深远.但关于左思<咏史>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仍存在争议.通过对左思各人生阶段活动、作品内容的考辩以及中古时人的遣辞方式、<咏史>反映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综合探析认定,左思的<咏史>诗八首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分别作于不同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