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于在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写论文的学生来说,现今的剽窃无需打开百科全书。你要一篇关于古巴导弹危机问题的论文吗?10美元一页。要定制吗?每页再加5美元。明天论文就会出现在你的收件箱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走近学生以来,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大敌。无论是中学  相似文献   
82.
近来,全国各地很多高校因为不给考试作弊的学生颁发学位证而被学生告上法庭,案件经各种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考试作弊不能达到考试的预期目的,而且违背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理应受到相应的处分,而“考试作弊,学校是否有权不授予学位证”却成为颇受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83.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存在认知矛盾和知行不一的现象.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机制,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学风和考风的建设,加强考试制度及课程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4.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对社会规范的违反,是一种越轨行为。从社会学的越轨理论视角看,考试作弊行为违背社会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危害大学生群体的形象,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防范和控制考试作弊行为,要通过改善对学生的考评方式、客观看待学生、营造良好环境、加强社会控制等措施来强化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85.
《潍坊学院学报》2016,(5):99-100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一直存在,处分考试作弊学生,目的是使其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同时也是考试公平的一种体现。但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不能忽视因考试作弊受处分学生的心理变化,要把心理疏导工作做在前面,做到随时观察、及时干预、对症下药。特别应该了解受处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让他们对受处分都有正确的认识,克服心理障碍,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6.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熙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5):121-124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随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透析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找出预防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有效对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7.
本文论述了无线通信作弊的几种常用的手段,如复制、预租费、传输呼叫、短信作弊等,并就这些无线通信作弊提出了防御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
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学校与学生考试作弊博弈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对考试作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大考试作弊成本,提高考试作弊发现率以及促进学生自律,以治理考试作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与考试伴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损害了当下中国高考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了教育公平的理想诉求,威胁了社会正义的终极彰显.对此,我们从个人诚信、法律制度和社会控制三个层面对症下药,在个人诚信层面实施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在法律制度层面出台<考试法>,推行教师"异地监考"制度,消解高考制度"唯升学率至尊"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控制层面加强技术监督,变革考试观念.以此保障教育公平、捍卫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90.
刘丽华  张炯 《科技资讯》2014,(14):198-199
本文通过调查本校大学生作弊现象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大学生作弊现状,分析了影响考试作弊的内因、外因和解决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作弊现象对策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