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科学精神是我们获得科学知识、正确评价科学技术成就的前提。个人如果缺乏科学精神,这个人不但得不到可靠的科学知识,甚至有可能把迷信、神秘主义、伪科学和经验判断作为科学甚至“超科学”来膜拜,或通过伪造实验数据等作弊行为来冒充最新科学,或把似真性的哲学等同于科学。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科学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认真学习先进民族的勇气和信心。由之,民族的文化就将走向封闭,甚至倒退。从历史的角度看,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文化,不可能在世界民族文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梅永刚  张明远 《科技信息》2012,(32):115-115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社会不良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它给高等学校教育带来的危害非常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高校工作者进行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当今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令人担忧,大学生作弊有显性因素,也有隐性因素,显性因素是决定大学生作弊行为的主要方面。笔者从一名监考老师所见所为去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为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将教书育人观念内化.灵活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培养21世纪身心健康、具有专业知识的科研、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电子汽车衡的测量特点和工作原理、常用作弊原理及怎样应对作弊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与考试伴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损害了当下中国高考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了教育公平的理想诉求,威胁了社会正义的终极彰显。对此,我们从个人诚信、法律制度和社会控制三个层面对症下药,在个人诚信层面实施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在法律制度层面出台《考试法》,推行教师“异地监考”制度,消解高考制度“唯升学率至尊”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控制层面加强技术监督,变革考试观念。以此保障教育公平、捍卫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考场的作弊行为,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提出了一种将背景消减法应用于考场作弊行为检测的方法。通过分析交换物品的行为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作弊行为检测算法:采用迭代阈值法确定动态阈值对差分图像进行分割,利用分割的结果指导背景的更新,得到良好稳定的背景模型,并基于背景减除算法完成了考场作弊行为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出交换物品的作弊行为,并能克服光线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甄别考场的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8.
考试作弊现象在中专校比较普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心理成长会有一定的影响.考试作弊心理主要有:学业成绩无用心理、学习努力会吃亏心理、侥幸心理、恐惧情绪、厌学情绪、悲观情绪、缺乏自控能力、表现欲过强、强迫心理.建议端正考风,加强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着许多作弊现象,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用人单位重学历轻能力、自考考试制度设计不合理、处理考试作弊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考生缺乏诚信等原因。要解决这些弊端,应纠正用人单位唯学历是从的做法,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快立法进度,加强道德教育,加大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弊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弊现象越来越普遍,作弊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必须要预防大学生作弊.文章从学生作弊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大学生作弊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