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系统科学   132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4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关于f×f与f的动力性质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伪轨跟踪性质和一些其他方法,研究了紧系统(X×X,f×f)和(X,f)的动力性质间的关系,有些结果推广了文献[1~5]、[7~9]中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22.
熵(Ⅱ)     
介绍了解决遍历理论经典问题的Kolmogorov熵,以及为研究拓扑动力系统而产生的拓扑熵等概念,进而引导读者对这一引人入胜的领域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3.
OO技术用类来描述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组对象,以继承作为共享机制,支持单一继承和多重继承.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多继承使用频繁,但容易出现二性义问题.继承机制提供了规范化的结构体系和具有自然意义的重用方法,实现了代码和对象域的共享,从而使应用程序更容易维护、更新和升级.  相似文献   
24.
引入线性拓扑空间中的凸闭模糊集概念,得到闭模糊集是凸模糊集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讨论了L—fuzzifying连续映射,L—fuzzifying基连续映射和L—fuzzifying子基连续映射的若干性质及等价刻划.  相似文献   
26.
章讨论相位量化DRFM的关键器件——模数变换器(亦称相位量化器PQ)的单参数加权方法下的优化设计方法.以4bit相位量化为例,提出相位量化器的拓扑结构和编码方法.该拓扑结构具有对称性,消除负载不平衡对量化精度的影响;中编码的目的在于减少贮频信道数,简化DRFM的结构.上述优化设计方法可推广应用于任意比特数的相位量化器设计.  相似文献   
27.
拓扑指数mN与无机氢化物pKa1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Randic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的启发,构建了电负性拓扑指数mN。用其0,1阶指数0N和1N,与P区无机氢化物的pKa1值关联,拟合成2个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与相关指数分别为0.9954和0.9954。结构选择性达到惟一性表征。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针对磁共振血管成像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系统框架,将其中的血管表示为具有一定逻辑结构且保持原血管拓扑结构的特征树,先通过预处理提取出血管并进行三维细化,再递归跟踪血管骨架生成特征树并进行遍历提取出血管的分支点和端点.考虑到实际图像的复杂性,进一步引入森林来完全描述血管树.利用该系统可以进一步实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血管的三维重建,对于临床血管图像的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GPS-RTK测量速度的关键即解算整周模糊度,通过对RTK整周模糊度算法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快速RTK求解整周模糊度算法.该算法首先确定未知点的初始坐标,进而得到初始模糊度;然后以初始值为中心建立一个搜索空间,应用最小二乘原理搜索出准确的模糊度值.  相似文献   
30.
为了简化模拟线性电路故障诊断定位阶段的工作量,提出了1种确定故障元件存在范围的方法.即在十分现实的K故障假设下,确定能代表电路所有元件并给出在K故障假设下的故障诊断方程的唯一解的1组元件--最优可测试元件组,使故障定位工作只局限于该组元件,而不必对电路所有元件进行.该方法构成了故障定位的第一步,且与故障定位方法无关.方法基于电路的可测试值计算和规范式不确定性组的确定,它在可测试性与不确定性组概念中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其可测试性计算可直接从参数类型故障诊断技术中推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