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0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31.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系统弯道适应性差及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运动预测,考虑变曲率弯道和制动舒适性的AEB系统控制策略。基于三次样条曲线建立行车道路模型,对前车进行定位,并计算相对曲线距离。考虑车辆运动的非线性特性以及时间效应,建立基于高斯过程理论的车辆运动预测模型,设计了基于预测碰撞时间的分级预警与制动控制策略。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实现车辆的避撞,解决了AEB系统在复杂动态工况下的弯道适应性和制动舒适性问题。  相似文献   
932.
灰盒模糊测试技术已被证实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漏洞挖掘技术,在漏洞挖掘领域应用广泛,有大量的高危漏洞都是通过灰盒模糊测试找到的.AFL是灰盒模糊测试的经典代表之作,大量后续灰盒模糊测试都是在AFL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条件进行改进得到的,可以说AFL是主流灰盒模糊测试的奠基之作.但是AFL仍然存在一些问题,AFL在对目标待测程序进行插桩时采用随机数代表桩点,在测试过程中采用两个桩点的随机数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结果用来表示一条边.这种方式使得在进行边的统计时就会出现HASH碰撞问题,导致有一定的概率新边无法被发现,从而影响AFL的漏洞挖掘效率.这个问题会随着待测程序的代码规模变大而显得愈发突出.本文通过改进汇编级插桩的方式,将基本块敏感的插桩改为分支敏感的插桩,从而将程序的控制流图改变为二叉树的形式,并采用非随机编码来标记各个桩点,较好地解决了HASH碰撞的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且由于该改进对于上层是透明的,可以应用于各个基于AFL的灰盒模糊测试工具中,从而提高模糊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933.
为研究传统车辆碰撞预警系统误警率较高、不完全适用于危险品运输车的问题,文中在碰撞预警策略中引入环境复杂度的概念。对静态复杂度和动态复杂度影响因子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危险判别指标的计算方法和预警策略的具体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公开的运输载货车事故报告及真实运输路段的环境信息,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关系的高拟合度建立环境复杂度量化模型,收集真实路段下带有普通预警系统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实车数据并进行策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市面上普通的碰撞预警系统,所提出的预警策略误警率从41%降低至8%,分类后的正确率达92%,可以较好地适应驾驶人对危险的判别和制动习惯,提高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34.
根据陆梁油田底水油藏的实际生产问题,综合利用地质研究、测井解释、试油试采、生产测试和开发动态等资料,动、静结合对典型底水油藏的开发特征和提液效果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提液差异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描述明确了提液挖潜的机理和潜力;本次研究取得的成果结合实际生产动态和机理模型,明确了油层厚度、提液时机、单井采出程度、避水厚度等对提液效果的影响规律。从地质角度而言,油层厚度和油厚比是影响提液效果的客观条件,需要在提液选井时重点考虑;从开发角度而言,提液幅度和提液时机是影响提液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在制定提液方案时充分论证;对于底水油藏,避水厚度对最大采液速度的限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