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为研究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对人体前臂指屈肌的抗疲劳效果,以19名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观察在其运动对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区实施HD-tDCS后,右侧前臂指屈肌进行35%最大强度的静力性等长收缩时的抗疲劳效果。结果表明,HD-tDCS组受试者前臂指屈肌抗疲劳时间显著长于基线(Baseline)组和假刺激(Sham)组(P<0.05);Baseline组和Sham组受试者运动疲劳后报告的主观体力感觉等级水平显著高于HD-tDCS组(P<0.05);HD-tDCS组受试者在执行疲劳运动任务过程中,其前臂指屈肌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的幅值水平低于Baseline组和Sham组受试者。证明在健康受试者的运动对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区实施HDtDCS后,能够有效延长其前臂指屈肌抗疲劳时间,同时能够显著减低运动时的疲劳感知程度。  相似文献   
602.
调查某汽车制造企业一线作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情况,研究其颈部WMSDs的影响因素。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某汽车制造企业399名一线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北欧肌肉骼疾患问卷(中文版)》调查WMSDs患病情况,分析导致颈部WMSD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39名研究对象WMSDs总发生率为45.4%,从高到低依次为颈部(24.1%)、踝足部(20.1%)、肩部(17.5%)、手腕部(17.0%)、下背部(16.5%)、上背部(15.8%)、膝部(13.0%)、腿部(13.0%)和肘部(1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从事同样的工作、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和搬运重物(> 5kg)(OR=5.462,5.258,1.931)是颈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颈部WMSDs发生的保护因素是体育锻炼(OR=0.215)和休息时间充足(OR=0.222)。结论:汽车制造企业一线员工WMSDs的发生率较高,尤以颈部最为严重,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作业方式和不良工作姿势,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应开展有效的工效学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03.
上交叉综合征(UCS)在伏案工作者等群体中极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头部前倾姿势、颈痛、肌肉僵硬。以U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应变弹性成像(RTE)技术,对康复治疗前后的颈部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评定,明确了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UCS颈痛的潜在机制。评定指标包括:头夹肌及上斜方肌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R)、颈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椎活动度(ROM)。ESWT康复治疗后,UCS患者的头夹肌SR、上斜方肌SR、颈痛VAS、ND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颈部前屈-后伸ROM显著高于治疗前。相关性分析提示,ESWT可通过降低UCS患者头夹肌、上斜方肌的相对硬度,使疼痛程度降低,颈椎ROM提高,从而改善了患者颈椎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604.
605.
miR-125b属于miR-125家族,是一种小的、高度保守的ncRNA,在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miR-125b对动物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发育的调控受到广泛关注。对miR-125b的生物起源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肌肉组织发育的调控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关注其对动物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细胞发育过程及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为miR-125b在肌肉疾病的治疗和畜禽产肉性能的分子改良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6.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 tDCS)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作为两种非侵入性干预手段,常被用于提升人体运动能力。而目前尚无同时使用这两种电刺激手段,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健康人群运动表现的相关研究。本文以专业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专项测试前的热身阶段联合使用tDCS和NMES,观察其对赛艇运动表现的即时性影响。结果表明:tDCS+NMES可显著提高受试者500m全力测功仪测试的平均功率(p<0.05);在100 m全力测功仪测试中,实验组受试者股四头肌肌电RMS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背阔肌肌电MNF和MD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500 m全力测功仪测试中,实验组受试者股四头肌肌电iEMG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股四头肌和背阔肌肌电的MNF和MDF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可见:在热身阶段使用tDCS+NMES可有助于提升赛艇运动员神经肌肉动员能力,提高主要发力肌肌纤维募集程度,从而改善赛艇运动表现;tDCS+NMES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刺激部位、运动中不同部位肌肉做功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