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93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1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黔中不同耕地类型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黔中地区旱地、玉米地、蔬菜地、苗圃地4种不同耕地类型的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种子组成、数量及种子萌发过程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耕地类型土壤杂草种子库中种子共有35个种,隶属18科33属,且以草本为主,木本仅1种;旱地共有8科12属13个种,优势种为看麦娘,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49.1%;玉米地共有16科23属25种,优势种为辣子草,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19.6%;蔬菜地共有12科15属17个种,优势种为金色狗尾草,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25.9%;苗圃地共有14科18属20个种,优势种为辣子草,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34.0%.4种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的杂草种子库种子萌发规律基本一致,均可分成3个阶段,即3月26日以前为萌发初期、3月底到4月上旬为萌发盛期、4月中旬以后为萌发缓慢增长期。  相似文献   
22.
北京市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工业总产值代表工业经济发展状态指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代表工业大气污染指标,采用多种函数模型对北京市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作了函数优选拟合研究,揭示了近10年来北京市工业发展的环境经济动态轨迹,并且进一步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工业废气污染态势从经济总量、技术进步、协同交叉作用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表明工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总量增长与单位经济产出的环境负荷二者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23.
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公园绿地是最能体现城市绿地各项功能的绿地类型.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江苏省徐州市三环路内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三环路内公园绿地景观总量少;景观多样性偏低;公园绿地以大面积的自然景观类型为主;公园绿地总体分布不均匀,呈“内高外低”、“北高南低”之势.在徐州市三环路内各区的公园绿地布局中,泉山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好,云龙区和鼓楼区次之,九里区最差.  相似文献   
24.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1997 2003年重庆市耕地非农化过程进行了时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庆市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对如何缓解重庆市耕地非农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结果表明: 重庆市直辖以来(1997 2003年)耕地非农化面积达20 403 31 hm2, 全市耕地非农化率为0 8%, 且各年期耕地非农化面积和非农化率逐年攀升且波动较大, 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显著,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一般耕地非农化率较高. 相关分析表明: 经济发展、城镇化和经营土地是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5.
对陕西省人均粮食及人均耕地变化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近50余年的绝大多数年份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递增期,且不同时段的增幅不同;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的时期,对应人均粮食的增长时期;(2)1978—1998年绝大多数地、市人均粮食递增,且地域差异明显;(3)近50多年来全省耕地面积总体逐年递减,近10年来减少之势加剧;同期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各地、市人均粮食绝对增量与其相对增量之间呈正相关,人均粮食增加量占粮食增量的份额整体偏低;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及控制人口是增加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6.
泽泻中三萜醇酮类化合物总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利用便携式小型光谱仪测定中药泽泻中三萜醇酮类化合物总量的比色测定方法.本方法采用具有C 3羰基的甾酮类化合物的专属性Zimmerman显色反应,检测波长为560nm.以23 乙酰泽泻醇B的吸光度和浓度作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A=2.1009C+0.2116(mg/mL),相关系数为0.9997,23 乙酰泽泻醇B的浓度在0~160m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5.4×102L·mol-1·cm-1,检出限为11.143mg/mL,回收率为93.0%~109%.该方法简单、快速、廉价,已成功应用于福建地道药材泽泻GAP过程质量控制及泽泻药材品质的评价,指导泽泻药材的生产,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7.
耕地保护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好耕地,是国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关心的问题。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从我国人多地少和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等客观国情考虑,耕地保护形势不客乐观。因此,在对土地概念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土地立体开发的新思路,并从大资源观出发提出了积极寻求替代资源、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模式,其中有“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有人评价温州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相当于亚洲四小龙35年的发展,更相当于西方100年的发展。“温州模式”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道路,早已载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史册,她是一个真实而神奇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在国家基本无投资的情况下运作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在“姓社姓资”的研讨中诞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她产生了“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非公有制企业”等诸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名词。  相似文献   
29.
武汉市耕地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78~1999年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武汉市近22年来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2年来,武汉市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有关土地的政策是引起耕地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30.
 在云南丽江(26°52′N,100°13′E)和勐腊(21°29′N,101°34′E)两地分别对以254nm和297nm为中心波长的太阳紫外辐射作了地面观测.观测时间为1999年7月~2000年5月.本文分析了两地紫外辐射的时空变化并初步讨论了与云量、臭氧总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97nm波段的紫外辐射夏季强,冬季弱,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丽江地区的紫外辐射在同一云量条件下高于勐腊地区,这可能是由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云量对两地的紫外辐射变化有强烈的影响,而当剔除云量、季节和随机变化等影响因素后,紫外辐射和臭氧总量呈现出了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