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6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625篇
系统科学   904篇
丛书文集   340篇
教育与普及   3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篇
现状及发展   88篇
综合类   893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高分子保护银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制备及其导电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题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保护的银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导电性与反应温度、保护剂用量、还原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介质、银浓度、溶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实验范围内(银粒子直径15~400nm),银溶胶中银粒子平均大小不是影响导电性的关键因素。加入NaOH以及控制反应温度,是控制银粒子平均粒径大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当前,短波通信日益拥挤,在环抱地球的信道空间存在着密集而强大的干扰.特别是进入电子对抗以来,通信机构有了明显的变化,较显著的是这些方面:自动化、自适应、由恒参量转入变参量、由单工转入双工、由单频段转入双频段、由单一调制转入多种调制、实现信息保密、载频捷变或抑制载频、倾向于数码化.而平行双信道的出现就结束了发不管收、收不管发的局面. 在晶体滤波器工作频率不断提高,热载流子二极管问世以后,以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通常谓之三S特性)为主要设计目标的老式超外差接收机在设计和制造方面已告解决。随着频率合成技术和参量…  相似文献   
993.
Particle methods for multiscale simulation of complex flows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he multi-scale structures of complex flows have been great challenges to both theoretic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es, and multi-scale modeling is the natural way in response. Particle methods (PMs) are ideal constitutors and powerful probes of multi-scale models, owing to their physical insight and computational simplicity. In this paper, the role of different PMs for multi-scale modeling of complex flows is critically reviewed and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PMs in this background is prospected, with the emphasis on pseudo-particle modeling (PPM). The performances of some different PMs are compared in simulations and new development in the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of PPM is also reported, demonstrating PPM as a unique PM for multi-scale modeling.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发展的ARMA模型格形辨识算法。基于运用格形滤波器的特性来获得ARMA模型格形辨识算法的思路,着重分析了三种典型算法及其性能,给出了稳定判据,最后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面向载波聚合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调制系统PAPR过高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面向载波聚合的FBMC系统降低PAPR的有效方法。基于预留子载波思想,利用分量载波间的保护间隔充当预留子载波成分,结合时域信号剪切的实现方法,降低信号峰均功率比。同时为克服FBMC系统符号重叠特性的影响,利用后向迭代的实现思想,避免符号重叠引发的峰值再生而引发峰均比回升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系统传输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系统的峰均功率比。  相似文献   
996.
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在接入新能源的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合理选择储能容量可以很好地平抑风电接入后的系统有功功率波动,同时减少能源浪费。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智能优化算法(Hybrid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HIOA),以电压偏差、负荷波动最小及最少储能配置容量为目标进行优化配置。该算法将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改进后(IMOPSO)与精英非支配排序算法(NSGA-II)结合,与常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相比,大幅提高了算法的寻优性能,保证了Pareto 解的多样性和分布性。通过非支配排序求解获得Pareto 最优解集,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选出储能的最优接入方案。通过IEEE-33 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在求解配电网储能选址定容问题中有很好的收敛性和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997.
基于λ/2的阶跃阻抗谐振器(SIR)和均匀阻抗谐振器(UIR)设计了一个结构紧凑的双通带带通滤波器,并给出了滤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调整SIR和UIR的长度和阻抗实现双通带,折叠SIR和UIR使得滤波器的结构更加紧凑.经仿真优化及实物制作,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工作在2.4GHz和5.59GHz,插入损耗分别为1.69dB和4.33dB.该滤波器具有以下优点:尺寸小,结构紧凑,易于设计和制作,可广泛应用于射频前端.  相似文献   
998.
涡旋射流控制逆压梯度平板边界层分离的涡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涡旋射流控制边界层分离的物理机理,设计、搭建了涡旋射流控制逆压梯度平板边界层分离实验台,在此基础上对低雷诺数下平板边界层分离及射流控制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射流控制方式的统计特性及射流控制效果,揭示了射流流场大尺度相干结构的演化规律.射流瞬时流动细节的研究表明:发卡涡和类发卡涡是逆压梯度环境下直射流和斜射流中比较典型的涡结构;在斜射流中,随着类发卡涡的发展,射流孔下游发展成熟的类发卡涡涡腿外侧出现了不断增强的次生流向涡结构;次生涡结构对壁面附近能量的增大和质量的输运、耗散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对比发现,斜射流控制流动分离的效果明显优于直射流.  相似文献   
999.
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分解滤波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波分解(WD)和经验模态分解(EMD)2种方法对非平稳信号滤波特性的差异,以及2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运用对高斯白噪声信号分解分量平均功率谱特性的分析来对比2种方法滤波特性差异的研究方法,并运用多项对比实验对所提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解释2种分解各自的滤波特性.对于EMD分解,各分量平均功率谱表现为带宽逐渐减小,中心频率逐渐降低的一组有序排列的带通滤波器.整个分解过程不需人为干预可自动完成,但存在边缘效应问题,如不加以处理可能会严重影响分解质量;对于小波分解,选择不同小波基,有的表现出与EMD分解类似的多尺度滤波特性,有的则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不同.所以小波基的选择和分解层数的设置不同,可能会导致分解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存在对小波基优化选择问题.此外,小波分解过程速度较快,平均用时仅为EMD的1/25.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对基于能量的二值掩蔽语音分离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证明了理想二值掩蔽算法在信噪比下具有最佳的单元分离性能,并通过3种类型带噪语音的分离实验证实了该结论。采用理想二值掩蔽算法对8种噪声类型的低信噪比带噪语音进行了分离实验,信噪比平均提升幅度大于10dB,表明算法对低信噪比语音分离的有效性和普遍适用性;采用非均匀、均匀两种多子带分析滤波器组进行分离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子带均匀性对信噪比提升影响不大。分析滤波器组的子带数量应大于32以实现较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