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1.
《河南科技》2008,(9):22-22
秋季地温逐渐下降,蔬菜根系老化严重,吸收能力减弱,而秋延迟蔬菜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很容易发生缺钙,造成番茄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病等。 蔬菜缺钙的一般症状为植株新生部位(如顶芽、根毛)生育停滞、萎缩死亡,新叶粘连,展开的新叶常焦边,残缺不全,果实顶端易出现凹陷,出现黑褐色而坏死。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血卟啉(Hematoporphyrin, Hp)依次孵育细胞,研究了S180、Eac、H22腹水型肿瘤细胞对其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和孵育浓度的增加,腹水型肿瘤细胞对Hp的吸收也相应增加.当浓度≤50 μg/mL时,三种细胞对Hp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当浓度大于50μg/mL时,细胞对Hp的吸收迅速,H22在60 min左右出现峰值.S180对Hp的吸收能力稍强于Eac,前两者明显强于H22,而且不同的浓度范围可能导致同一细胞对Hp的吸收差异.这种吸收特点可能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差异以及本身结构和功能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城市道路绿化实际应用为依据,研究江苏省境内常见的园林植物对NO2胁迫的耐受性及吸收能力和恢复能力。【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熏气方法,分析江苏省常见的38种园林植物对NO2的耐受性及吸收与恢复能力,筛选耐受性强、吸收能力强和恢复能力强的植物种类。【结果】对NO2耐受性强且吸收能力强或较强的植物有熊掌木(×Fatshedera lizei)、龟甲冬青(Ilex crenata var. convexa)、木姜子(Litsea pungens)、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Aurea-marginatus’)、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对NO2耐受性强且恢复能力强或较强的植物包括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熊掌木、海桐(Pittosporum tobira)、龟甲冬青、瓜子黄杨(Buxus sinica)、木姜子、金叶银杏(Ginkgo biloba ‘Wannianjin’)、金边黄杨、矮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Nana’)和金边玉簪(Hosta ‘Green Gold’)等19个种;吸收能力和恢复能力均强或较强水平的植物有茶梅(Camellia sasanqua)、金边黄杨、常春藤、花叶蔓长春(Vinca major ‘Variegata’)、小叶黄杨、大吴风草和鸢尾(Iris tectorum)等;对NO2耐受且吸收能力和恢复能力均强或较强的植物有金边黄杨、常春藤、木姜子、熊掌木、龟甲冬青、小叶黄杨和大吴风草。【结论】在分析近6年南京市城区道路NO2等污染物基础上,认为 NO2是南京道路交通区域主要污染物。本研究筛选出对NO2耐受性、吸收和恢复能力强的植物种类补充和完善了传统文献中抗NO2胁迫的园林植物名录,可为NO2污染区及潜在污染区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钙基吸收剂是CO2捕集技术中常用的吸收剂,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天然钙基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下降明显.采用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与葡萄糖酸镁(C12H22MgO14)及L-乳酸铝([CH3CH(OH)COO]3Al)作为前驱物,通过湿法混合的方法处理,制得了5种新型钙基吸收剂,试验研究了其吸收CO2的循环吸收能力及循环稳定性,分析了吸收剂组分、煅烧温度、煅烧气氛等条件对新型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此前驱物制备的吸收剂,其循环反应特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钙基吸收剂;其中,CaO/MgO(75wt%/25wt%)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吸收能力,CaO/Ca9Al6O18(75wt%/wt25%)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研究煅烧条件对这两种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到:850℃时,吸收剂表现出最佳的反应特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收剂的循环吸收能力有所下降;煅烧气氛对吸收剂循环吸收特性的影响与煅烧温度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吸收能力是外部学习和创新溢出发生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区域吸收能力在企业微观层面作为一个多维度变量,分解为人力资本、研究开发(R&D)活动和产品技术3个维度,探讨吸收能力中的构成要素对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特定学习行为特征的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用社会临近性和组织临近性进行外部学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高技术产品的生产领域,并且首席执行官(CEO)能力是企业利用与母公司和国外客户的组织临近性进行学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例,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外部知识获取与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11根木梁的静力受弯试验,研究燕尾榫样式对榫卯接长木梁加固后的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加固前榫卯接长木梁承载力较低,仅为完整木梁的1.00%~2.62%,经CFRP布加固后其抗弯承载力可提高至完整木梁的50%~83.33%;旋转90°后,传统燕尾榫进行榫卯接长和采用榫头带榫肩接长,其抗弯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提高.燕尾榫榫头斜率从0.1变化至0.3,木梁的抗弯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随之提高,其抗弯承载力分别可达完整木梁的71.43%~83.33%,能量吸收能力分别达完整木梁的43.01%~61.33%.当燕尾榫榫头长度超过传统燕尾榫榫头长度时,其抗弯承载力、能量吸收能力和刚度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区域内从外部吸收知识能力到最终形成技术研发能力进而形成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吸收、转化的载体,是创新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区域创新吸收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在繁荣或落后地区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创新效果有不同的影响。为证明人力资源区域特征、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据调研分析,证明其正确性,并为决策者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白去年接手初一语文教学以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新编语文教材的教法、学法,在阅读教学方面略有收获。现就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运用山东省17地市2000—2008年面板数据,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 I)技术溢出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揭示研发投入强度、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变量存在单门槛效应,技术差距存在双门槛效应,再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回归说明了这些变量的门槛区间决定着FD I溢出促进各地区技术进步的效果差异。同时给出各市在吸收能力各方面的现状,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