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为评估种质资源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的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采用PCR方法测定褐石斑鱼西太平洋海区的中国海南岛(HN)、福建厦门(XM)和韩国济州岛(HG)3个地理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谱系结构和群体扩张历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褐石斑鱼3个地理种群(88个个体)共检测出18个多态位点,共有7种单倍型;各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而且单倍型在群体间分布不均,韩国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中国海南和厦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地理距离最远的韩国群体和中国海南群体遗传分化最高(FST=0.177 5),地理距离最近的中国海南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遗传分化最低(FST=0.013 4)。Mantel检验结果显示,3个褐石斑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间存在显著相关,距离隔离(Isolation by Distance, IBD)...  相似文献   
332.
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Lemmermann)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壁薄,多数为单个生活,具有适盐性广、耐高温、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通常用作水产养殖饲料。牟氏角毛藻的生长除了受到诸多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生物因素、培养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从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大规模培养和采收3个层面概述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因素,优化其培养条件,为今后开展牟氏角毛藻培养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3.
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属蓝藻门、颤藻科、束毛藻属。2004年6月28日至7月1日涠洲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红海束毛藻赤潮,这已是该海域近3年内的第3次红海束毛藻赤潮。赤潮生物的最高密度为7.0×10^8cell/L。在赤潮发生前涠洲岛附近海域海水中的营养盐含量变化较大,海水硅酸盐和磷酸盐含量逐月降低,赤潮发生前1天硅酸盐和磷酸盐降至最低。赤潮发生前海水温度持续升高。赤潮发生区与未发生赤潮海区相比,赤潮发生区在赤潮发生前硅酸盐含量更低,基本检不出;赤潮发生区磷酸盐含量降低,但是较对照区含量高。在赤潮形成期间,赤潮发生区硅藻数量明显的降低。本次赤潮发生与海水的富营养化无关,是一次非富营养化引发的赤潮,赤潮的发生导致海区的COD升高。  相似文献   
334.
底播经济贝类对重金属的高富集能力与食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对北部湾重要经济贝类弓獭蛤(Lutraria arcuata)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富集系数以及弓獭蛤对镉的生理响应进行探讨,为弓獭蛤的安全食用和底播经济贝类的安全养殖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测定北海市3处海域12个站位的海水和弓獭蛤中7种常见重金属Hg、As、Zn、Cd、Pb、Cu、Cr的含量,计算富集系数;对弓獭蛤进行不同浓度的Cd胁迫,检测弓獭蛤体内对Cd富集的组织-时间-剂量效应,同时检测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随胁迫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弓獭蛤对Cd的富集系数在7种重金属中最高,个别站位的弓獭蛤Cd污染指数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弓獭蛤不同组织中的Cd含量均和胁迫浓度、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内脏团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SOD、GPx、CAT酶活力及MDA的含量整体上呈现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但4种指标受应激影响的变化并不强烈,各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弓獭蛤对环境中的重金属Cd吸收能力极强,若海水中的Cd浓度增加,则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应引起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