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3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梅永刚 《科技信息》2012,(30):119-120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宿舍社区化模式业已形成,对学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索最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对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TSCI)感知质量的影响,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并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研究了中文TSCI的VVC编码感知失真。构建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数据库(Chinese 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dataset, CT-SCID),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分析VVC引起的中文TSCI感知失真类型及其发展路径;结合VVC的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影响VVC编码的中文TSCI感知失真程度的因素;总结当前代表性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中文TSCI VVC编码感知失真评测上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字体大小和对比度是影响中文TSCI VVC编码感知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中文TSCI的字体越小、对比度越低时,图像的感知质量等级越低;当前代表性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均无法给出完全符合人眼感知特性的质量评价结果。研究对于后续开发适用于中文TSCI的感知质量评价方法、高效编码方法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黄琼丹  唐黎 《科技资讯》2014,(26):194-196
数字信号处理在理工类院校设为专业基础课的平台主课,在信号处理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具有抽象性、前沿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点,既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又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本文以西安邮电大学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为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角度研究微时代背景下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探讨了数字信号处理微课程的设计方法。实践证明数字信号处理微课程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实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泛在学习,增强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4.
提出一种新的高效安全的椭圆曲线标量乘算法。基于广义的斐波那契数列,提出一个新的加法链,称之为青铜比例加法链(bronze ratio addition chain, BRAC)。该算法每次都迭代执行3P1+P2运算,天然具有抵抗简单功耗攻击的性质。BRAC链长较短,结合新的投影坐标,提高了运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BRAC的标量乘算法比黄金比例加法链(GRAC)快31.73%。  相似文献   
35.
针对现有SIP协议安全方案无法检测窃听、以及经典密码体制面临量子计算攻击时的脆弱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量子用户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与SIP协议结合的方案。SIP服务器制备三粒子W态并将其中两个粒子分发给SIP用户,首先对随机插入的粒子进行测量以检测窃听,然后通过量子操作与测量验证用户身份;密钥协商阶段,三方不需制备与分发新的W态,仍基于持有的W态进行随机测量,SIP用户根据有效测量结果生成初始会话密钥.性能分析表明本方案能够对抗伪装攻击与窃听攻击,有效提高SIP协议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受激拉曼散射(SRS)效应对密集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作用明显.采用巩稼民模型仿真得到不同传输距离下各波分信道相对功率的转移情况.结合必要的公式推导及与实际数据的比对结果得出了随着波长的依次增加,各信道间相对功率呈线性增长的结论.相关性计算分析测试验证了这一结论,为后续光通信里非线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本文结合本校信息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改革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教改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展开。经过三年的实施运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这不仅为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且也适应了"卓越计划"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为提高雷达信号的识别率,提出一种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improved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FOA)和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 SA)算法相融合并用于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雷达信号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提取雷达信号的调和平均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差分近似熵特征作为信号识别的三维特征。然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的寻优步长并添加逃脱系数以修改适应度函数,同时引入三维空间的搜索概念扩大果蝇的搜索范围,再对果蝇算法所求解的接受机制通过SA算法进行修正。最后,将融合后的算法IFOA-SA用于优化BP神经网络得到网络最优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并用此网络进行雷达信号的分类识别。通过与BP和FOA-B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FOA-SA-BP能够提高雷达信号的识别率,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陈述理想点(TOPSIS)和模糊优选这两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分析TOPSIS法和模糊优选法的异同,发现虽然TOPSIS法和模糊优选法的决策矩阵的标准化处理技术不同,但从对对象排序的角度看,所获排序是一样的,并从数学结构的角度说明这两种方法属于同类型的决策方法,为更好的应用这两种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弟寅  陈明  席洁  陈乐建 《科技信息》2013,(3):9-10,26
本文介绍了三种基于不同机理实现电磁场测量的光子传感器工作原理、制作及应用,它们分别是:基于D型光纤与电光聚合物板耦合的光电传感器;测量高强度电场的集成光电传感器;恶劣环境中的反转域铌酸锂全光学电场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