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本质安全型矿井指标权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是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关键.文中在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环境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和信息管理4个主要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从而使各安全因素中的灰色信息"白色化",将抽象的因素数量化,增强了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该体系科学、简单又实用,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对热管整体段加热试验发现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等温性和低热阻.据此提出用热管来代替断路器中导电杆,对比金属导电杆热管减轻质量的同时低热阻对触头有更好的冷却效果.提出了热管的结构设计,并对其热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重力热管代替导电杆时,触头最高温度下降了50 ℃.热管的热阻是相同金属导电杆热阻的1/3,热管有着良好的导热性能,特别是加载电流越大时,对触头降温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3.
陕北神府矿区中小煤矿均采用房柱式采煤方法,多个煤矿进行长壁采煤方法试验均因浅埋煤层矿压显现剧烈,单体支柱不能有效的控制顶板而失败.南梁煤矿2-2煤层属于地表厚松散层浅埋煤层、改建设计改为刀柱式采煤法,为了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提出了长壁间隔式开采方法,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确定间隔开采方法工作面合理开采段长度和煤柱尺寸.南梁煤矿采用间隔开采方法已成功采完9个工作面,成为榆神府矿区中小型矿井第1个采用长壁布置单体支柱开采的矿井.间隔开采方法已被临近煤矿所采用.  相似文献   
94.
粉体材料能够有效地抑制矿井瓦斯爆炸,其粒径越小,抑爆作用越明显,但对于不同浓度的甲烷和空气混合气体而言,粉体材料抑制爆炸的效果不同.文中采用20 L球形不锈钢爆炸罐试验系统,考察粒径1.3μm超细Al(OH)3粉体对不同浓度的甲烷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抑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细Al(OH)3粉体对抑制甲烷爆炸有效果,对于不同甲烷浓度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可使其最大爆炸压力平均降低11.08%,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平均降低66.15%,到达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平均降低57.53%.研究结果对于超细粉体应用于矿井瓦斯爆炸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厚土层覆盖浅埋煤层支架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陕西榆树湾煤矿浅埋煤层开采支架的适应性,揭示了厚土层覆盖浅埋煤层开采条件下覆岩层的破坏规律;模型实验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70~75 m,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相对较大;组合关键层的破断形成大周期来压现象,支架动载系数平均为1.21,支架阻力能平衡顶板压力,满足工作面正常开采时对支护阻力的要求.研究成果对指导工作面采前准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基于光学窥视的破碎顶板岩层动态破裂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宽沟煤矿处于我国西北强地震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岩体结构复杂.利用钻孔光学窥视装置及系统,探测了E1142轨道平巷顶板岩层动态破裂特征,统计分析了裂隙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顶板岩体裂隙以纵向裂隙分布为主,主要集中在顶板浅部,在巷道肩窝处的裂隙较为集中,这对巷道的控制与加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采用产气方式研制的产气式快速密闭气囊,由触发器、产气器和气囊组成,在面积7.2 m2半圆拱型巷道进行的实验表明,能耐温250℃,承受1 500 Pa通风压力,漏风率小于5%,安设时间小于1 min.产气式快速密闭气囊用于煤矿井下火灾区域的快速密闭,能有效隔绝火区空气,防止有毒气体及火区高温对永久密闭作业人员的伤害.具有耐高温、漏风率小、操作方便、安设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
多场耦合下急斜煤层开采三维物理模拟(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环境与多场耦合作用下,采空区煤岩体非对称变形诱致局部化失稳并演化为动力灾害.针对于西北强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局部化)动力失稳定量预报,以乌鲁木齐矿区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开采为背景,首先系统分析了物理模拟复合材料损伤与破裂的"声-光-电"信号迁移途径与有效可靠的测试方法,继而构建了大型立体地球物理模拟装置与"声-光-电"指标信息测控系统,形成动力灾害源的识别技术和危险性分析技术(平台).这最终为急倾斜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参数的合理确定、提高灾害识别能力和预测精度以及灾害控制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
亭南煤矿综放开采矿山压力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分析综放工作面顶板断裂、垮落形式,以及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及影响区域范围,对亭南煤矿101综放面,分别应用UDEC与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工作面的推进,直接项出现离层、破断,并在采空区前后煤壁上方基岩出现拉裂缝.当工作面推进到60m左右,老顶出现初次破断,形成初次来压,之后工作面每推进30 m,老项出现周期来压.模拟结果再现了顶板冒落、离层、破断,综放面初次、周期来压及围岩应力集中、重新分布等现象,这些结果与现场矿山压力观测结果基本吻合,为矿压观测提供了直观、准确的数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压力容器爆炸伤害事故后果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强  焦强  崔锋 《科技信息》2009,(15):101-101,145
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本文通过引入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后果分析、评价的方法,得出其危险能量和伤害半径,以便于企事业管理者充分地认识到压力容器的危险性,更好地对其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