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石嘴山一矿38区+600m轨道巷表面收敛监测及变形破坏的研究,总结出了变形破坏特征。以矿山压力假说为前提,对巷道围岩典型破坏特征作出理论推断,建立巷道顶底板的力学模型,并应用关键层理论、块体理论、弹性力学对巷道变形破坏进行理论分析与求解,得出了巷道顶底板发生剪切破坏判定条件,并用FIAC加数值模拟验证其正确性,为深部巷道支护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的温度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光纤光栅的测试水平,研究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的温度补偿方法。采用了不受力温度补偿法。将温度补偿光栅埋设于模型外的相似材料模块中。模型开采过程中模块仅感受温度的变化,不受任何外力;模型内的测试光栅同时感受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实验表明,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温度的影响作用明显,因此,剔除温度的影响很有必要。使用不受力法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解决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栅测试的交叉敏感问题,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分析了煤自燃发火的机理及特点,列举了近年来普遍使用的煤自燃火灾治理技术,通过对气溶胶性质的分析,提出了气溶胶技术在此领域中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快速成型技术中支撑结构的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快速成型中现有的支撑结构生成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LI的支撑结构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把任何层片上的支撑看作两部分,即上一层需要在当前层加的支撑和当前层以上所有层遗传下来的支撑,先将两相邻层片网格化,并计算出层面与网格线的交线,然后通过网格线计算出要添加的支撑。在生成支撑的过程中,将平面区域之间的运算转化为线段之间的运算,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稳定性。和目前的支撑结构生成算法相比,它具有简单、高效、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有效的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信息表述方法以提高现场安全评价的可操作性,促进煤矿隐患风险预控与管理,针对煤矿危险源信息庞杂多变且难于辨识与控制的问题,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和因素空间理论,建立煤矿危险源三维多粒度结构和危险源因素空间,并运用有限覆盖思想构建煤矿危险源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用煤矿危险源辨识信息建立动态安全评价体系及指标量化的方法;运用熵权法动态确定指标权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描述评价指标量化值对于设定评价目标的接近程度,确定评价等级。结果表明:煤矿危险源多层递阶结构的建立将煤矿生产系统危险因素按不同维度归类表述,方便从不同角度提取生产系统安全要素并量化其安全状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的应用可充分利用现场安全信息,反应生产系统安全状况,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6.
针对混煤孔隙分布规律及其瓦斯吸附问题,运用WY-98B瓦斯吸附常数测定仪及ASAP 2020型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对所选择的典型高瓦斯煤矿的原生结构煤及构造煤制作的混合煤样开展吸附特性测试及孔隙分布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构造煤中的孔隙比表面积较原生结构煤体中的孔隙比表面积增大了82.29%,其中孔隙比表面积随构造煤质量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在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质量相等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同时受混合煤样中构造煤存在的影响导致混合煤样等温吸附量及Langmuir吸附常数的变化随构造煤质量的变化呈现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Langmuir吸附常数随构造煤质量的变化呈现出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条件下煤体的吸附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为确定复杂地质条件煤层群开采矿井合理生产能力,将采煤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的工作面单产相结合对工作面进行可靠的单产预测,基于工作面预测产量对可能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多种方案进行接续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得出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以燕家河煤矿5-1,5-2和8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矿井未来开采的83个工作面进行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工作面进行了可靠的单产预测;再次,提出了2种工作面配置方案并进行工作面接续编排;最后,分析了矿井合理生产能力。研究表明,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为180万t/a,产量波动范围为156.5~208.7万t,平均年产量为178.5万t,产量波动系数为0.114,矿井持续稳定开采25 a.  相似文献   
38.
张晓光 《科技信息》2009,(10):87-87,89
本文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经济生产模型,对陕西省1990-2006年建筑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投入与产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陕西建筑业生产函数关系呈生产规模报酬递增,而且产出相对于劳动力的弹性要明显大于它相对于资本的弹性,转变增长方式是陕西建筑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9.
快速获得果蔬保鲜参数的试验装置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能够提供多种气调保鲜实验条件的实验装置,并以西乡樱桃为实验对象介绍了相应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该装置经济实用,操作方便,能有效的克服目前国内外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农副产品保鲜研究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促进保鲜研究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邢台矿区章村煤矿四井多年勘探和生产中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矿地质构造以NEE向正断层发育为特点。断裂构造平面展布形式以平行式、雁行式和"入"字形为主,剖面上构成阶梯状和地堑地垒组合形式。小断层具有密集成带的特点,且方向性明显,成为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未采区断裂构造的发育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