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6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30CrMnSiA、355SiMnMov 钢经热处理后,对获得的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多相复合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组织中各相相间排列:未转变的奥氏体夹在各相之间;贝氏体为一种过渡形态,马氏体具有短的板条特征。并探讨了该组织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复合萃取剂醋酸乙二醛三元体系在 2 5℃时的液液相平衡关系 ,通过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了两平衡相中醋酸的含量 ,用浑浊法测定了体系的分层曲线 ,并绘出了三元相图。从三元相图看 ,复合萃取剂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新疆一枝蒿总黄酮的不同提取工艺,并采用正交法优化相应工艺.以提取率来衡量,回流法提取效果最好,黄酮提取率达到47.8 mg/g,其次是微波辅助提取法,黄酮提取率达到42.13 mg/g,再次为超声法,黄酮提取率达到38.89 mg/g;以提取效率来看则是微波方法最优,其次为超声提取,回流法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TC/DTA),在不同升温速率(5,10,15 and 20℃/min)下,采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三种热分析方法,对烟酰胺的热行为及其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酰胺的热行为包括熔融和分解两个阶段,测得烟酰胺的熔点Tm、熔融焓△Hm和熔融熵△Sm分别为(127.9±0.18)℃、(21.28±0.33)kJ.mol-1和(53.08±0.84)J.mol-1.K-1;其热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118×1011 [exp(-(88.07±1.68)×103/RT)](1-α)(o.37±0.03).  相似文献   
15.
运用FT-IR对D-( )-、D-(-)-樟脑磺内酰胺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红外光谱的异同及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纳米Al 微粒,在纯钛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制备Al2O3/TiO2复合微弧氧化膜,采用Quant 2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层的表面形貌,并研究纳米Al 微粒对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微粒的添加可使纯钛微弧氧化膜的表面更加平整致密,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电解液中添加3 g/L 纳米Al 微粒后,微弧氧化的终止电压由460 V 上升至515 V,硬度由811 HV 提高至1232 HV,平均摩擦系数由0.68 降低至0.57,磨损失重由1.0 mg 降低至0.58 mg。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功能,阐述了这种检测仪器在非金属材料分析领域中的用途。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热处理方法,获得了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的多相纤维状复合组织。并与马氏体+铁素体纤维状双相组织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的复合组织进行了冲击性能、硬度、强度的对比。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冲击断口形貌、复合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前者在低温回火或未回火状态下,与调质态的纤维状双相组织和回火态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相比,在等硬度、等强度下,具有更高的冲击韧性和更优异的强韧性配合。本文还探讨了冲击性能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于杰  吕禾青 《贵州科学》1992,10(2):67-72
本文对PVC在拉伸、弯曲、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断口形貌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PVC的断裂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裂纹萌生是由较大的第二相颗粒引起的,放射扩展区内的放射花样收敛处指示着裂纹源。PVC遵循次级裂纹破裂模式时形成微坑形貌。分子链滑移取向后再破裂形成纤维形貌,脆性断裂形成岩石状花样。  相似文献   
20.
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研究概况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烯具有很高的理论强度,但是商用聚乙烯其实际强度与其理论强度相距甚远,为了缩小实际和理论强度的差距.人们开始研究高强度、高模量乙烯,并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和本课题组近年来关于高模量高强度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和性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