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41.
设G1,G2为群,映射f:G1→G2是弱同态映射,通过在G1中构造同态元集和反同态元集,证明了f不是同态映射就是反同态映射.与相关文献相比,该证明过程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42.
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对工业骨胶脱色进行实验,增加透明度以提高骨胶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3.
探讨了不实商事登记的类别及效力,并针对不同的不实商事登记提出相应的救济建议。  相似文献   
44.
蚂蚁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蚂蚁蛋白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分别采用碱提蛋白法、盐提蛋白法、Tris-HCl缓冲液提蛋白法等3种提取方法.对其主要条件:不同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以及Tris-HCl液的pH值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提蛋白法的最佳条件为:碱液浓度为1%,固液比为1∶15,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温度为80℃;盐提蛋白法的最佳条件为:盐液浓度为1.5%,固液比为1∶15,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温度为50℃;Tris-HCl缓冲液提蛋白法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8.3,固液比为1∶15,浸提时间为90 min,浸提温度为20℃.在这3种方法中,碱提蛋白法的蛋白质得率最高,其次为盐提蛋白法,而Tris-HCl缓冲液提蛋白法最低.  相似文献   
45.
用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方法分析了《雷雨》中三个男性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从中审视作者的创作心理,揭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6.
王雪梅 《科技资讯》2010,(14):102-102,104
近几年,我省高速公路以超常规速度发展,沥青砼以它卓越的使用性能越来越多应用在公路建设上,如何才能满足沥青砼的各项技术指标。本文将根据某高速路的施工试验情况,简要讲述沥青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7.
周俊祥 《甘肃科技》2010,26(9):182-184
虽然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是它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尤其是其造成的失业率剧增与就业市场的极度低迷,至今让人心有余悸。作为教育工作者,千方百计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使得毕业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始终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就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48.
在近现代史上政界名人寓居天津成为一种流行。原因主要有三:交通便利、接近政治中心、租界身份。  相似文献   
49.
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并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认为无论从知识的传播上,教法的设计与处理上,还是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高中地理教师都应从"走进学生"上多下点功夫,才能创设好和谐的地理教学课堂,才能有利于学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教育,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50.
语言作为人类生活的交际工具,本来就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它决不是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机械组合.所以,我们除了平时抓好课堂45分钟教学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帮助初中生加深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视野,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享受学英语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