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RS技术的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漳浦县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植被盖度、裸沙占地面积比、土壤可蚀性作为防护林防风固沙的效益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防风固沙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制作1986年、2003年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评价图,实现了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对土壤沙化程度影响较大,沿海防护林建设后起到了积极的防风固沙作用,漳浦县原有的严重沙化区域均向轻度转变,轻度的沙化区域面积从1986年的82.31%增加到2003年的83.60%。  相似文献   
2.
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及空间发展模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东作为海西经济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滨海城市之一,正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新挑战。以闽东地区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运用3S技术平台,从防洪、生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水域保护、游憩安全格局等5个方面构建闽东地区复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安全空间发展模式特征。结果表明,在低、中、高等3个不同的安全水平下,用于维持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用地比例依次为22.68%、55.22%、72.78%;人均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867、2 113、2 785m2。生态基础设施主要分布于具有较多水域、自然及文化资源等生态源的闽东中南部地区,东北部分布较少;闽东中南部地区是实施自然资源及景观过程的保护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可持续的重点区域。高安全水平下的生态安全空间发展模式特征为各生态系统很好地保证了各自功能的实现,在长时间内正常提供各种自然服务,且自然服务质量逐渐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盆栽试验中的8个木麻黄无性系在高低2种磷水平下植株体在3个月内的SOD活性变化,为磷高效基因型木麻黄无性系的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无性系的SOD活性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501、莆20的SOD活性随温度降低先急剧升高后缓慢下降;701、南山7的要OD活性表现出先急剧升高再缓慢升高.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惠安选择不同发育阶段(幼林、中林和成熟林)的木麻黄防护林作为研究对象,用LICOR-8100Automated Soll CO2 Flux System法进行了土壤呼吸、温度、气温和水分的日动态测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纯林气温、地表温度、5cm土壤温度、土壤表层含水量等气象因子和土壤呼吸的日动态都呈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因此夏季呼吸速率大于冬季.  相似文献   
5.
以木麻黄和厚荚相思混交林及同年生木麻黄纯林为对象,对乔木层各器官的凋落物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枝、叶、干、皮和根整体含碳率在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混交林中的碳含量表现为:叶>皮>根>枝>干,而纯林中的碳含量表现为:根>叶>枝>干>皮.两种林地碳贮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低效林不同发育阶段小枝中养分(氮、磷)状况、内吸收率和热值的比较研究表明,木麻黄低效林小枝中氮含量分别高于正常林中相应发育阶段的小枝,而磷的含量在幼嫩小枝中低效林高于正常林,在成熟和衰老小枝中正常林高于低效林;低效林氮的内吸收效率稍低于正常林,而磷的内吸收效率则高于正常林:正常林和低效林小枝中的N∶P比都高于16:低效林幼嫩和衰老小枝中的热值与正常林差别不显著,而低效林成熟小枝中的热值高于正常林.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的土壤碳贮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发育阶段的木麻黄一厚荚相思混交林和同年生木麻黄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碳率和碳贮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层含碳率和碳贮量在不同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木麻黄一厚荚相思混交林>木麻黄纯林;含碳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随土层加深差异逐渐减小,到100cm时差异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和施用不同比例N、P肥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方法】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9年生立地指数22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9块标准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间伐和施肥的配套试验,间伐保留密度为1 200、1 500和2 250株/hm2,N肥施用量为0、100、200 g/株,P肥施用量为0、250、500 g/株,连续观测4 a。【结果】不同间伐密度和N、P肥施用量对杉木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对杉木林平均胸径增长有较大影响,最小密度与最大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N肥施用量和P肥施用量对杉木林平均胸径增长影响较小,不同N、P肥施用量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保留密度间平均单株材积增量存在显著差异,N、P肥施用量对平均单株材积增量影响较小。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量增量并不显著,但较高水平N、P肥施用量能促进林分蓄积量增量显著提高。低间伐保留密度显著影响杉木大径材出材量,而1 200株/hm2保留密度下大径材出材量最高,1 500和2 250株/hm2保留密度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中径材出材量。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7种木麻黄种源在高低磷两种条件下的发芽率、千粒重、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指标,旨在为磷高效基因型木麻黄种源的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种源18298千粒重和发芽率最好,福建东山种源次之;东山种源的株高和地径对低磷胁迫较敏感,其生物量积累也具有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磷素利用潜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发育阶段的木麻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乔木层不同器官和凋落物层、土壤层样品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木麻黄不同器官碳密度表现为:中龄林最大、成熟林次之、幼龄林最小,凋落物层含碳率表现出与乔木层平均含碳率相似的规律:土壤含碳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木麻黄人工林年净固碳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乔木层,凋落物年固碳量亦存在显著差别,但比重小于乔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