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枢纽建成后,乌东德-白鹤滩河段的通航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基于ELCIRC模型,采用非结构网格,选取不同的下泄流量和水位控制条件,进行了水库联合调度条件下航道水流条件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满足航深的条件下两坝间河段可能出现的局部碍航流态.计算结果表明,当乌东德水电站下泄流量为10,059,m3/s时,两坝间的航深基本能够满足四级航道标准;当下泄流量为1,830,m3/s和6,178,m3/s时,局部可能出现碍航流态,如金沙江与小江的汇流口处水流将呈现立轴环流.研究结果可为乌东德、白鹤滩枢纽的联合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暴雨洪涝事件影响城市交通路网运输性能,增加城市应急通行时间.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2h设计雨型下城市交通路网受损过程,对长历时特大暴雨情形则考虑不足.2023年7月,北京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长历时特大暴雨事件,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联合利用城市洪涝模型和动态交通路线规划分析,量化评估了特大暴雨事件对北京市通州区居民通过城市路网前往医院、紧急避难场所等地所需通行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特大暴雨事件可使居民前往避险地点时间增加约20min;(2)短时极大雨强与前期足量积水均会显著减缓城市交通系统通行性能恢复速度,放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因此,在评估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时需综合考虑短时降雨强度超限造成的突发性失稳与长时间连续降雨致涝造成的渐进性失稳风险,并据此优化极端暴雨洪涝场景下灾害风险管控与应急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水力驱动作用下的地貌演变数值模拟Ⅰ.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复杂的严格基于物理概念的水文/侵蚀数值模型InHM (Integrated Hydrology Model)的模型结构和控制方程,InHM通过求解水流在地表和空隙介质中的偏微分流动方程,而不是应用经验/半经验公式或回归关系,来模拟水文响应,模拟的水文响应结果被用来驱动一个泥沙搬运算法,InHM考虑的水文响应过程包括蒸发蒸腾、入渗、地表产流、地下水运动(饱和/非饱和)、地表水运动等,InHM考虑的地表侵蚀过程包括由于雨滴溅击和地表水流引起的泥沙颗粒侵蚀、搬运和沉积。  相似文献   
4.
应用基于物理概念的水文/侵蚀数值模型InHM,成功模拟了夏威夷群岛中Kaho’olawe岛100年的地貌演变过程.受计算机运算能力所限,全岛被分为84个小流域分别进行模拟.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进而地表/近地表土壤的水力参数变化来体现.结果表明,InHM能够有效模拟区域尺度上的长时段地表侵蚀过程,在给定降雨过程的条件下,土壤水力参数、地表坡度、植被情况是影响地表产流与侵蚀过程的主要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降雨数据时间步长、土壤水力参数对长时段地表径流和侵蚀有显著影响,而初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强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施加预应力对带横缝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模型采用新疆石门子拱坝的三心圆体型及特定刚性地基的方案(用型钢支架实现),研究了带横缝拱坝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规律.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加预应力之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横缝在强震荷载下的张开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整体拱坝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预应力拱坝的简化数值模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拱坝在动力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钢丝或钢索对坝体动力反应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6.
汾西灌区冬小麦田间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山西省临汾市汾西灌区一块约20 hm2的冬小麦试验田,在实测田间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田间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结构,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技术研究了冬小麦田间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灌区墒情检测和农田灌溉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河流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流沉积学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生产实践和洪灾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使研究能够全面把握河流沉积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河流分类、河流沉积作用的模拟实验、河流沉积相模式、河流沉积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古河道重建等方面,对河流沉积学的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认为,河流层序地层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河型沉积物的识别还有待从方法上进行加强;分汉河和网状河的多河道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和水槽模拟实验有待深入开展;河型及其沉积物的时空转化模式及影响因素需要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等等.期望将来的研究能够在上述薄弱环节上有所突破,从而使河流沉积学的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张楚汉  龙渝川 《科学》2008,60(2):36-41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资源.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与能源利用的高效、清洁,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巴丹吉林沙漠更新世古风向变化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古大气环流研究旨在揭示高大沙山形成发育过程中地表风系的变化和大气环流形式。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形态、沙山地层测年、古沙丘层理结构以及区域风况等的综合研究 ,表明末次间冰期以前该区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 ,地表盛行风向为西风 ,次为西北风 ,河湖水系较发育 ;末次冰期以来该区主要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 ,地表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次为西风 ,风沙活动居主导地位。古风向变化可能是青藏高原隆升对西风环流的阻挡与对东亚季风环流强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离散涡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散涡方法已成为计算流体力学中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数值方法.本简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我们对该方法中若干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初步介绍了近十余年来,我们在离散涡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