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筛选适用于武汉市公园的具有优良滞尘能力的绿化物种,提高城市景观植物的滞尘效应,选取武汉市公园绿化应用最广泛的33种植物,应用质量差值法于2016年11月对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采集和测定,并结合空气质量、叶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类型和树种间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树种在不同采样点的滞尘量与各采样点的空气质量指数成正相关.叶表皮具有沟状组织、气孔、密集纤毛的树种滞尘能力强.植物滞尘能力与其叶表特征及所处环境空气质量等密切相关,评价树种滞尘能力时应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采用Braun-Blanquet,Fujiwara的植物社会学方法,对分布于中亚热带北部的八大公山及中亚热带南部的南山的亮叶水青冈林进行了植被生态学的比较研究,两个群落被区分.并比较了两群落的种组成、结构及生长更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问卷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统计分析监利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原产地和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危害等级.结果显示:1)监利市外来入侵植物有18科36属45种,以菊科(Ast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主,共计24种,占比53.3%,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占比26.7%;2)从生活型来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比97.8%;3)从原产地来看,原产于美洲的种数最多,占比59.6%,欧洲和亚洲次之,均占比14.9%;4)从入侵等级与危害程度来看,有恶性入侵类植物1种,严重入侵类8种,局部入侵类7种、一般入侵类24种和有待观察类5种;5)从分布特征来看,1、2级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新沟镇、毛市镇和棋盘乡等乡镇;3级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周老嘴镇、分盐镇和汴河镇等乡镇;4、5级入侵植物在监利市分布较少,呈零星分布.同时本研究提出监利市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建议,包括关注已入侵植物及其原产地、加快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系统、加强科普宣传等,为我国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鄂西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鄂东综合旅游区、鄂中名胜古迹旅游区和鄂西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风景区.从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前2个已有起色,鄂西旅游区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如何合理开发该区旅游资源,迅速发展鄂西旅游业,对振兴湖北经济、推动中部湖北崛起具有重要意义.鄂西旅游区必须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以促进湖北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夏慧琼  刘海 《科技信息》2014,(13):240+251
《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对于非测绘类专业的教学来说,学生缺乏前期测量学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因此需要对工程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文就我校在非测绘类专业关于《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总结一些适合非测绘类专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粗糙集能挖掘数据分类信息,生成客观决策规则,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居民点选取方法.通过对影响居民点重要性的多项因素进行约简,生成选取规则;基于约简后的指标信息系统,由知识信息量定义指标的权重,综合评价居民点的重要度;依据数量选取模型结合重要度排序完成居民点选取.以居民地的面积、行政等级、Voronoi图面积以及居民点与重要道路的邻近距离作为评价居民点重要性的指标,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能有机结合居民点的空间属性与专题属性,选取规则不依赖专家经验,指标权重较为客观,在不同层次有效传递居民点的多项特征.  相似文献   
7.
生态弹性力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状况.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等5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生态弹性度模型定量分析湖北省生态弹性力的变化,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生态系统与土地利用程度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生态弹性度指数由2000年的81.64%增加到2020年的84.16%,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缓冲有所提高.在空间格局上,各区域间生态弹性度差异明显,表现为以东南、西北地区为高值区,以中、西部地区为低值区,且呈团块状分布.湖北省生态弹性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耦合协调度值呈平稳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上升到0.775,处在中级协调阶段.本研究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视角探究湖北省生态弹性力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亚甲基蓝水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了NaOH改性处理的花生壳对其的吸附能力.运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了改性花生壳的物理化学特性、吸附时间、吸附剂添加量、p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改性能够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在低温碱性条件下,改性花生壳粉投加量为0.6 g·L~(-1),吸附时间为1 h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4.43%,饱和吸附容量为294.12 mg·g~(-1),等温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9.
对秦岭地区三期TM影像进行解译,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一套数理统计模型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0~2007年间,秦岭地区以林草地为主,前期除建设用地增加外,其他用地面积有少量的减少.后期的变化较前期来说更明显,耕地急剧减小,林草地快速增长,建设用地和水域增加,未利用地减少.总体上来说,19...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数图转换过程中要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根据现有居民地分类情况,总结了数字制图环境下居民地与道路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及不依比例尺居民地和道路之间的关系;结合国家1:250000和1:50000基础地理信息及不同比例尺数据采集成果,详细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居民地和道路之间关系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调整图层显示顺序、删除重复采集数据及移位等;基于Vc++和Oracle数据库,就国家1:250000和1:50000中居民地和道路之间关系的自动处理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利用此方法,对同类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