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研究云南松松塔球提取物抑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松松塔球提取物的抑突变作用。方法:分别将大理邓川和湾桥产的蚕豆随机分为4组,经实验处理后,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数进行检测,考察松塔球提取物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情况。结果:松塔球提取物I对邓川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0%,且对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微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2.5%。松塔球提取物I对湾桥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0%,且对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0%。结论:松塔球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微核的产生,具有抑突变性,从而说明松塔球提取物对肿瘤的防治可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latifolia)的化学成分,从其全株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1)、豆甾醇(2)、β-胡萝卜苷(3)、丁二酸(4)、(Z)-2-乙基-3-甲基富马酸(5)、丙二酸二乙酯(6)、8,11,12-trihydroxy-9-heptadecenoic acid(7)、9,12,13-trihydroxyoctadec-7-enoic acid(8)、(9Z,12Z)-6-hydroxyoctadeca-9,12-dienoic acid(9).化合物1~9为首次从阔叶丰花草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3.
探寻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和易孚(EGF为主要的药品)对SD大鼠烫伤创面愈合方面效果的差异,同时探寻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和米诺地尔在毛发再生方面效果的差异.通过建立大鼠的自身对照模型,左侧形成深Ⅱ°烫伤创面,右侧涂抹脱毛膏脱毛.通过连续4~6周,每日1次对烫伤创面和脱毛区域采用涂抹的方式对伤口给药.在此过程中对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烫伤愈合效果以及新生毛长及毛重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为:rh-KGF2在伤口愈合方面和毛发再生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生动物被用于科学实验.本文根据近5年来发表的文献,综述了斑马鱼、剑尾鱼、稀有鮈鲫、鲤鱼、鲫鱼、草鱼、非洲爪蟾、海蛙、文昌鱼等水生动物作为实验材料开展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水产动物疾病模型研究、药物筛选、水产食品安全监测、环境监测、化学品标准测试和水产动物药品与饲料研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微卫星标记预警实验红鲫对苯酚遗传毒性的响应。方法选择5 个微卫星标记,观察4 个苯酚 染毒组经8 d 染毒实验,苯酚对实验红鲫C1HD 系微卫星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苯酚在实验红鲫C1HD 系体内的 富集提高了基因杂合度( H) 、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等群体遗传学指数。在1 /8 LC50苯酚浓度组染毒第6 天,基因杂合度( H = 0. 15 ± 0. 19) 和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 0. 42) 均达到峰值。结论体内富集一定浓度的苯酚可致实验红鲫C1HD 系微卫星多态性改变。微卫星基因杂合度( H) 和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随苯酚染毒时间的延长和富集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运用伪三元相图法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最佳载药微乳处方,将其制备噻吗洛尔微乳凝胶,方便血管瘤患儿的经皮给药.采用手工滴加法制备各处方微乳,根据伪三元相图各微乳区面积大小初步筛选处方.然后根据处方各相形成微乳时的用量范围设计星点实验,以油相、表面活性剂、Km为自变量,载药量为响应值,拟合非线性回归方程并建立效应面模型,经过数据分析得到最佳载药处方.随后将凝胶基质加入噻吗洛尔微乳中充分溶胀,即得噻吗洛尔微乳凝胶.最佳处方(质量百分数)为30%油酸,24%Span80/Tween80,无水乙醇:30%,水:15.5%,噻吗洛尔:0.5%,所需凝胶基质卡波姆940的最佳用量为8.3%.最优处方制得的噻吗洛尔微乳凝胶呈淡黄色透明半固体状,质地均匀细腻,黏度适中,便于婴幼儿血管瘤的局部给药.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结合留学生教学现状,将T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留学生细胞生物学全英文教学。从建立学习小组、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后评价等方面来实践TBL教学模式。并从建立教师队伍、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氛围等方面总结TBL教学经验。同时对TBL教学法在留学生细胞生物学全英文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总之,TBL教学方法在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