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本文研究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在作者提出的故障诊断方程的基础上,基于一种新的雅可比矩阵计算方法和迭代算法,给出了能求解所有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问题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模拟电路故障定数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模拟电路的故障定数问题,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最近20年的故障诊断研究中,涉及到故障定位和故障定值,本文首先指出,故障定数、故障定痊和故障定值三者乃是整个故障诊断的三个主题,并给出了模拟电路故障定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非线性电阻性网络多值问题的求解作了新的探讨,在给出若干定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保证找到分段线性电阻性网络所有解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生态压力指数法参数繁多、计算量大、难以进行多区域评价以及因计算过程包含主观因素而导致评价结果偏差等问题, 构建一种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生态压力评价方法。选取生态压力评价相关指标, 建立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模型, 根据目前已有的生态压力指数计算结果, 进行模型训练和检验, 分别对2008年和 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生态压力进行评价, 并利用GIS软件, 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显示, 中国有一半的地区处于极不安全的生态压力状态, 北京一直是全国生态压力最大的地区; 2008-2013年, 有22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压力变大; 生态压力最大的是华北地区, 生态压力最小的是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沥青层模量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分布特征,研究模量场年变化对结构层疲劳寿命的影响,将沥青面层细分为1 cm厚的亚层,基于Odemark法经迭代计算得到了沥青层中的模量场分布,分析全年456种工况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基于Miner线性疲劳损伤模型计算得到了考虑模量场影响的疲劳寿命修正系数.结果表明:模量场随时间显著变化,车速为70 km/h时,沥青层各深度处的模量年最大与最小值之比达20.1~34.9,且同一时间沿路面深度方向的模量不相等;车速对模量场有显著影响,车速120 km/h与10 km/h时,沥青层模量之比达1.12~2.28;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中,应考虑模量场年变化的影响,在20℃、10 Hz标准工况下分析得到的上基层疲劳寿命偏保守,下基层疲劳寿命偏危险,建议采用考虑模量场影响的疲劳寿命修正系数调整标准工况下计算得到的结构层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参数的可解性与可诊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网络元件参数值的可解性与可诊断性问题,在已经获得的有源网络拓扑分析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网孔分析为出发点的故障诊断方程,这是故障诊断的重要方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有源网络的故障诊断问题,着重研究其可解性与可诊断性,在分析两种形式的有源网络典型支路和基础上,把无源网络的网孔方程、节点方程、回路方程、割集方程推广为有源网络下的相应方程,并提出了一组基于节点分析的故障诊断方程,最后,提出了关于网络理论第三类问题的扼要观点。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昆虫生态地理概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已定名的昆虫计有5901种,分别隶属29目331科2806属。本文系从昆虫生态地理角度,论述了广西昆虫的区系结构、分布特点和规律,探讨了广西昆虫地理区划。在昆虫种类组成方面,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等8个目的昆虫种数约占广西昆虫总种数的94.3%。在区系结构方面,广西地处东洋区的北部,各区系成分的排序为:东洋区系种>东洋—古北兼有种>本区特有种>世界广布种>古北区系种。在东洋区系内,以中—缅亚区种明显大于马—菲亚区种。本文在详细论述昆虫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广西昆虫地理区划,大致将广西划分为5个昆虫治理开发区:Ⅰ桂东北区;Ⅱ桂西北区;Ⅲ桂东南区;Ⅳ桂西南区;Ⅴ桂南区。并对各区害虫发生与发展的预报、控制和有计划合理开发利用益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构造增强型驻波声场分离烟气颗粒,设计了一种具有对称Helmholtz声源的圆柱形波导驻波增强发生装置.以柱腔的谐振频率作为Helmholtz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制作声源,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该装置柱腔的共振频率随谐振阶数的变化、驻波的时空变化和声能分布,比较了有无Helmholtz声源装置驻波的时空变化,并通过实验展示了烟气颗粒在装置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装置运行在设计频率时能够实现共振;一对相反相位Helmholtz声源在柱腔内产生了强驻波,在相同条件下,其强声场区的最大声压幅值是同相位的2.75倍,是无Helmholtz声源时的13.3倍,使烟气颗粒产生了聚散性分离.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驻波品质高、声压强度大等优点,因而可广泛用于烟气颗粒分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传统探雷器易受复杂土壤环境和各种干扰物的影响造成误报率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EMI)和探地雷达技术(GPR)的复合探测系统及其设计方案,通过将两种完全不同探测机理的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协同工作,提取地雷目标特征信号,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地雷的探知率并降低误报率,克服采用单一探测技术探雷器难以解决的原理性虚警问题;通过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