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59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卫生洁具形成虹吸现象的VOF模型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闭合非定常气、液多相流的N-S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非结构化网格,数值模拟了虹吸式卫生洁具冲水流道的三维流动,由残余污水的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对排污管的驼峰顶断面的气、液两相的体积分数积分数进行了定量计算,获得了其虹吸现象形成的数值判据。对卫生洁具流道形成虹吸现象的水力特性实现了预测,为虹吸式卫生洁具的出水流道水力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信洼陷古近系断裂发育,沉积相和沉积体系频繁变化,有效烃源岩分布广泛,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火成岩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5种类型.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北部陡坡带和南部斜坡带,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部洼陷带、北部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和南部三角洲前缘相带,断层-岩性油气藏分布于断裂带附近,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于鼻状构造带,火山岩油气藏分布于火山发育带.阳信洼陷有利的构造环境———沉积体系、充足的油气源条件、储层物性条件、断层(裂)体系的沟通或侧向遮挡、有效的直接盖层及生储盖的有机配置等优越条件是控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运用小生境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对半刚接多层钢框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可直接从H型钢表或热轧型钢表中选取截面,并且从用钢量角度分析了二阶效应对半刚接钢框架的影响.实际算例表明半刚性连接会使二阶效应的影响增大,用钢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4.
闽江某河段河蚬组织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蓄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和GC-μECD测定了闽江某河段河蚬体内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分析了河蚬各器官组织中的蓄积特征.结果表明:河蚬体内鳃、肌肉以及内脏团中检测到的PAHs的总量分别为1322.03,397.24,951.04ng/g干重,河蚬易累积低分子量的PAHs,主要是3环PAHS,鳃、肌肉和内脏团中检测到的3环芳烃的比率分别为62.23%,47.04%和36.96%;河蚬对OCPs的蓄积种类主要是DDT类和HCH类农药,OCPs在河蚬鳃、肌肉以及内脏团中的总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9.73,25.46,23.06ng/g干重,河蚬肌肉和内脏团中OCPs的含量与整体中OCPs的含量相关性较好(R^2=0.98和R^2=0.98),肌肉中含量与整体有机氯的含量相关系数为R^2=0.19.  相似文献   
55.
在探讨散体材料桩承载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其受力和变形特性,考虑散体材料桩侧向变形、不同布桩方式及时间效应等对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导出了基于面积比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时效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时考虑时效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6.
草酸铁络合物光催化氧化法是处理染料废水的一种常用方法,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对此方法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本文总结了Fe(Ⅲ)-草酸盐络合物光解水溶性染料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该方法在染料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7.
选取湖南省长沙地区的典型路基填料粘土质砂SC,采用室外挖坑测试的方法,对粘土质砂路基内部含水率进行了为期2年的跟踪观测,以探讨路基内部含水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粘土质砂路基内部实际含水率介于最佳含水率和塑限之间,其中,1~7月份的内部含水率较高,峰值出现在3~6月份的最不利季节,年平均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约6%而小于塑限5.5%,且月平均含水率随着时间呈季节性周期变化.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的单正弦或双正弦函数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8.
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微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使电气石增白和具有颜料性质的内在机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和电气石、TiO_2颗粒表面官能团性质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由包核物电气石颗粒和其表面包覆的结晶Ti_O2所组成,Ti_O2在电气石表面形成均匀、牢固的包覆层。研究结论初步反映了电气石和Ti_O2的作用性质,有助于对电气石/Ti_O2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认识和应用。  相似文献   
59.
简单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工作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实验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以便获得最佳的样品图像。  相似文献   
60.
为探究湿热力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开裂特性,开展裂隙演化试验,得到湿热力单因素及多因素耦合循环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裂隙演化规律,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其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分析宏观和微观试验结果关联性,揭示湿热力作用下粉砂质泥岩裂隙扩展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粉砂质泥岩裂隙发育表现为增长-平缓趋势;在单因素循环作用中,湿度循环(浸水~烘干)最易造成粉砂质泥岩开裂,温度循环(5~60 ℃)次之,荷载循环(0~50 kPa)最弱;在多因素耦合循环作用中,裂隙发育程度排序为:湿热力>湿热>湿力>热力,验证了湿度循环致裂性最强的结论.湿热力耦合循环作用15次后裂隙率达0.92%,裂隙条数增至30条,平均长度延伸至60.58 mm,而平均宽度稳定在0.47 mm左右.孔隙率与裂隙率的灰关联度最大,为0.813,即微观结构变化中孔隙发育与裂隙扩展的关联程度最大.湿热力耦合循环作用中,湿度循环引起黏土矿物晶层间距变化,导致颗粒破碎、孔隙扩张形成微裂隙,温度循环使试样产生差异性热应力、水分分布,促使微裂隙发育贯通,荷载作用增加尖端应力,最终导致裂隙网络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