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4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936篇
系统科学   748篇
丛书文集   416篇
教育与普及   1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60篇
研究方法   13篇
综合类   1286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692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1163篇
  2001年   1036篇
  2000年   620篇
  1999年   470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或有事项是会计实务中比较难把握的事项。就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及披露作了一些探讨,并以一个实例进一步说明了或有事项的处理及披露。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迁。农村的婚姻制度并没有在择偶方式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发生根本的变化。“父母之命”依然代表着农村择偶方式的主流。而在一些交通便利、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农村,尤其是沿海、沿江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择偶方式要产生根本的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
本文报导了DNA与顺铂相互作用下的CD谱的测试过程及实验结果,并对作用机理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4.
非对称极化散射矩阵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单基地测量时线性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为非对称这一实际情况.根据散射矩阵理论将其进行了对称性修正,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本征极化作为雷达目标极化特性的表征并进一步提取了目标的极化特征,同时对五种飞机目标进行了识别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目标分类或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5.
炼油厂催化重整全流程的建模和动态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某炼油厂的催化重整整置为对象,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仿集散型催化重整全流程仿真培训系统。采用集总的方法建立了重整反应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同时考虑了催化剂的活性因素,使模型适用于不同催化剂和催化剂的不同时期。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该厂开工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96.
为结合直流电阻率(direct current resistivity, DCR)与射频大地电磁(radio-magnetotelluric, RMT)法反演优势,开展了二维DCR与RMT数据联合反演研究。在经典最小结构模型正则化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算子调节两个数据间的权重,引入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聚类对电阻率模型进行约束,根据数据均方根误差自动调整FCM聚类项的权重,提高了联合反演效果。通过单独反演与联合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反演能力,总结了联合反演的优势。模型试算表明,DCR与RMT数据联合反演得到的电阻率模型较单独反演更接近实际模型,FCM聚类约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联合反演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采用高速相机对水滴撞击水膜的飞溅过程进行了详细测量,分析了水滴撞击水膜的飞溅临界值、二次液滴的直径分布和二次液滴的速率等飞溅特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当韦伯数增大时发生飞溅现象。此外,可以使用量纲为一参数K 来描述飞溅临界值,K=We·Oh-0.4。当K值大于2 100时发生飞溅现象,二次液滴的量纲为一直径和二次液滴的量纲为一速率随着K值的增大而增大。水膜量纲为一厚度对二次液滴直径分布的影响不明显,但由冠状水花产生的二次液滴的平均量纲为一速率随水膜量纲为一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8.
本文采用基于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高温下碳基烧蚀材料三种模型(无缺陷、原子缺陷以及孔洞缺陷)的氧化反应机制.研究发现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主要是CO和CO2.CO的产生过程主要源于环氧基团中C-C键的裂解,而CO2的形成则较为复杂,主要源于小分子团簇(C2O2、C3O1、C4O1)的裂解.C-C键裂解是石墨氧化反应的主要途径,C-O键形成是CO和CO2生成速率的控制因素.此外,体系的温度、缺陷以及孔洞对石墨的氧化反应机制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氧化反应速率,计算得到三种模型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7.56、2.4和1.6kcal/mol.缺陷越明显活化能越低,则氧化反应速率较高,无缺陷的模型由于活化能最高,其氧化反应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99.
探究土茯苓(Smilax glabra)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土茯苓人工种植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随机选取50株土茯苓种苗进行调查,首先应用相关分析确定苗木分级指标,然后通过逐步聚类分析法修正分级,最终计算出土茯苓种苗的苗木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根数和球茎数为土茯苓种苗的质量分级指标。土茯苓种苗分级标准为Ⅰ级种苗:根数≥37.4,球茎数≥6.8;Ⅱ级种苗:28.3≤根数<37.4,4.2≤球茎数<6.8;Ⅲ级种苗:根数<28.3或球茎数<4.2。所抽取的土茯苓样苗中,Ⅰ、Ⅱ级种苗(合格苗)分别占34%和20%,Ⅲ级种苗(不合格苗)占46%。本研究通过逐步聚类分析法制定的土茯苓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可靠,说明此方法可行,能为土茯苓人工种植繁育研究以及生产优质的土茯苓种苗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00.
长7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致密区块,近一半的致密油分布其中。针对长7储层开采渗透率低、开采难度大、依靠弹性开采产能较低、能量衰竭较快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水平井分段压裂数值模拟模型,首先对比不同吞吐方式对油田产能的影响,优选出CO2吞吐为首选的补充能量方式。其次对井网形式、井网参数及吞吐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最终优选出合适的吞吐方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结果表明,该储层的最优注采吞吐参数为:周期注入量为2 673 t、注入压力为21 MPa、注入速度为90 t/d、焖井时间为10 d。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储层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