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9 毫秒
71.
Based on the pore cast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thin sections, diagenesis process, source rock matura-tion history,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reservoir qualitycharacteristics, the points of view that the porosities of Pa-leozoic clastic eureservoirs in the platform of the Tarim Ba-sin are mainly secondary, and the dissolution plays anunignorabl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eureservoirs, are putforward.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criteria for the recognitionof the secondary porosities, the occurrence ex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secondary porosity are introduced, and threekinds of dissolution mechanism—the aluminosilicate dis-solution, the silicon dioxide dissolution and the carbonatedissolution—to generate the secondary porosity are comeup with. The formation, distribution, preservation and dis-appearance of eureservoirs are controlled by the paleo-structural framework and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fillingand discharging. Paleostructural framework manipulate themigration path and direction of the acid fluid so as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and extent of the dissolution. Paleostruc-ture highs and continuous paleouplifts are in favor of devel-oping the secondary porosity. The hydrocarbon filling madethe secondary porosities preserved and the hydrocarbondischarging let the secondary porosities filled by later calciteor quartz overgrowth cements. Paleostructure highs andcontinuous paleouplifts during the maturation period ofCambrian, Ordovician and Carboniferous source rocks(corresponding to S, P and K) are main areas for eureservoirs developing.  相似文献   
72.
地震时,空分布原因的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曾提出了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力源假说,在本文中,作者又把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原理运用到地震时,空分布原因的研究上,提出了地震机理是由内、外的共同作用:即重力与引潮力的结合;岩石圈与水、气圈的相互联系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全球浅源大陆地震在空间、优势层位上分布规律之根由;并运用力学分析原理,对中、外学者所研究的发震时刻外固体潮表示响尖的现象,给出了受力岩石在引潮力-重力共同作用下  相似文献   
73.
阐述了优化方法软件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及其分指标,讨论了模糊数学多目标综合评判法在优化方法软件评价中的应用,建立了优化方法软件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4.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分析需建立在微观经济分析上的基础上,本文应用现代财政税收和货币理论,分析企业与地方及国家的经济利益关系,评价我国财税与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5.
基于Fluent的高压除鳞喷嘴湍流仿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高压喷嘴射流特性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Fluent平台的高压水除鳞系统高压喷嘴射流的仿真模型,通过高压喷嘴的射流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喷嘴制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数字水印技术是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作者的版权信息嵌入到多媒体数据中,以起到版权保护、秘密通信、数据文件的真伪鉴别等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静止图像上的信息隐藏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信息隐藏技术的发展背景,接着引入信息隐藏的概念、特征及通用模型,然后介绍了信息隐藏的主要分支,并着重介绍了变换域内的信息隐藏,最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DCT变换的信息隐藏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以抵抗几何裁剪、加噪的攻击,而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7.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铅胁迫以及水分与Pb双重胁迫下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b胁迫强度增大,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升高,且双重胁迫下高于单独Pb胁迫,表明水分胁迫与Pb处理的交互影响加重了植物细胞的膜质过氧化作用;Pb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对照,双重胁迫下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Pb单独处理,说明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是重要渗透调节物质;随着Pb浓度的增加,与对照比较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双重胁迫和单独Pb处理比较,叶绿素含量未见明显差异,Fv/Fm普遍低于Pb单独处理,表明Pb胁迫和水分胁迫对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8.
引进一个确定的用微分方程表示的SIR流行病模型,考虑到随机因素的扰动,并用Euler-Milstein法将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了随机离散的SIR流行病模型。然后利用线性化、Lyapunov函数法,得到该模型平衡解的渐近均方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用数值仿真说明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9.
武钢取向硅钢铸坯步进梁加热炉采用的是非对称闭式泵控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时变、强干扰系统,采用常规PID控制时其跟踪性能和适应性较差,很难在不同钢种、不同负载、不同阶段中达到所要求的速度跟踪精度.通过对NSPC动态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FNNC控制系统.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的跟踪速度、精度、缓冲特性、循环时间较先前使用的PID控制系统均有所改善或提高,能更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0.
自动垂直钻井工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垂直钻井中的主动纠斜需要解决诸如井斜动态测量、纠斜机构动力的获取和可靠控制等问题.通过滤除迭加在重力加速度计上的振动信号,以及对由于加速度计随钻杆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带来的信号失真进行补偿,可有效解决井斜实时控制中的井斜测量问题;通过对液控导向机构的理论建模和动力学仿真,确定了可适用于井下恶劣工况的导向纠斜装置的动力机构,并且井下超常环境压力还可使这种机构具有更好的响应性能;返程泥浆对旋转中的导向活套的冲击将会产生阻碍活套随钻杆转动的反向扭拒,从而可使活套与钻杆之间产生转差,便于导向机构从钻杆的转动中获得足够的动力,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给出具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