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80篇
  免费   9820篇
  国内免费   16058篇
系统科学   16101篇
丛书文集   8116篇
教育与普及   11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51篇
现状及发展   1219篇
研究方法   15篇
综合类   24740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14篇
  2023年   1562篇
  2022年   4066篇
  2021年   4868篇
  2020年   4526篇
  2019年   3469篇
  2018年   3512篇
  2017年   4297篇
  2016年   4975篇
  2015年   8756篇
  2014年   12496篇
  2013年   14310篇
  2012年   16561篇
  2011年   18539篇
  2010年   18386篇
  2009年   19741篇
  2008年   22209篇
  2007年   22030篇
  2006年   19702篇
  2005年   16738篇
  2004年   13248篇
  2003年   8937篇
  2002年   9609篇
  2001年   8884篇
  2000年   7568篇
  1999年   3171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7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7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隐性知识反馈环结构是创新研究系统的核心结构,运用组织管理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科研创新系统隐性知识生产转化系统仿真研究,以南昌大学系统动力学创新团队研究系统为例,分析确定该系统的隐性知识量、显性知识量、创新投资量、团队人员数和创新成果量五个核心变量,运用新建的逐枝建模和逐树仿真技术建立五棵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等价流图模型.运用枝向量行列式新增反馈环计算法,计算出系统包含创新成果流位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的第一类反馈环五条,团队成员数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第二类正反馈环十条.然后,结合模型的仿真曲线和仿真数据,对第一类反馈环进行极性转移仿真分析和主导反馈环转移仿真分析,对第二类正反馈环进行正反馈环的作用分析,以及"原始创新度"低对这十条正反馈环的制约分析,并基于上述十五条反馈环特性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四条创新研究系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2.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虽然目前大气中含量远小于二氧化碳,但排放增长率却大于后者.研究区域为上海市黄浦江支流苏州河和淀浦河,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城郊春夏的甲烷排放的差异,探讨甲烷产生的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这将有助于研究河流甲烷排放对于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河流甲烷主要来源于水中沉积物,其产生与水质、温度等因素相关;同时甲烷摩尔浓度与硝酸根离子质量体积比存在负相关性,与铵根离子质量体积比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3.
以应用ProCAST和MAGMAsoft 2款软件为例,针对铸造工艺仿真设计前处理和过程处理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与使用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归纳、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处理过程的技术路线,并系统地介绍了每项应用内容的操作平台与使用步骤,从而为高效地应用铸造工艺仿真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4.
利用φ混合序列矩不等式和截尾的处理方法,研究非同分布φ混合序列加权和强极限收敛性质的问题,得到了若干新结果,推广并改进了独立同分布情形下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兼顾系统的滤波性能及无功补偿,又能维护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一种新型串联谐振注入式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它在电网电压畸变、电网电压波动性以及在系统延时和惯性情况下的工作原理,并分别对电网电压畸变、电网电压波动性、系统延时及惯性这3种情况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利用仿真软件对其结果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了无功补偿,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工业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106.
宋代是中国古代孝行演变到极致的时代,各种所谓孝行史不绝书,以至于孝行既是一个时代的提倡,也是一种社会的风气、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的反映,是官员能否对皇帝尽忠、百姓能否臣服于皇帝的重要标准,孝行成为宋代自上而下规范民众行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7.
L油田B区块开展"二三结合"实验区,"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渗流特征对区块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其渗流特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建立代表意义的油藏数值模型,研究区块"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原射孔层和补孔层的渗流特征,分析了"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不同开发阶段综合含水率、采出程度、井底压力、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先通过水驱开发挖潜原射孔层剩余油,提高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采出程度,再通过聚合物驱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通过水驱与聚驱的综合作用,最终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对连续刚构铁路桥箱梁温度场及桥梁线形进行长期、连续监测,通过主梁跨中下挠的理论与实测对比揭示了连续刚构铁路桥收缩徐变效应。对比了国内外常用收缩徐变估算模型,选择CEB-FIP徐变模型对黄河特大连续刚构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实测温度数据,以箱梁内测温度、外侧温度、顶底板温度梯度、左右侧温度梯度作为箱梁温度场的评判指标,对箱梁1年内的四季温度场分布进行分析。在基于相同温度场的条件下,通过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分析成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说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是引起连续刚构铁路桥跨中下挠的主要原因,对比结果还说明通过改善箱梁顶底板应力差能够改善收缩徐变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09.
纠错码技术是通信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并在当今的通信技术发展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线性分组码是常用的一种纠错码,其纠错能力的计算需要以线性分组码最小码距的计算为基础。向量组极小相关组的提出,引入了向量组的距的定义,为线性分组码纠错能力的计算提供了新思路,极小相关组的有效而且快速求解方法研究将是一个新课题,针对计算机通信科学发展的需求,基于遍历法的思想,运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求解向量组的极小相关组,并将程序简单应用于具体向量组极小相关组的计算以及线性分组码纠错能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0.
明季,歙县知县傅岩为了应对干旱等自然灾害,发官府库银收购米粮,低价卖给民众,又颁布告示规范商民双方的行为,为救荒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严格遵守中央重武备的政策,在任期间大力整饬武备,严行保甲,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诸多不法现象和不良习俗,颁布禁令和告示,进行整顿和改革,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在明末时局动乱和歙县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傅岩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政绩,并得到皇帝、同僚和民众的认可,足以显示其"圭璋之品,经世长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