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9篇
系统科学   99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4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采用球形Ni(OH)2作为正极添加剂,使MnO2电极在7 mol/L KOH溶液中的可充性得到显著改善.对Ni(OH)2和曾广泛研究的Bi2O2添加剂修饰的MnO2电极的循环伏安图谱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初步明确了Ni(OH)2的作用机理.模拟电池恒流充放电实验证明,Ni(OH)2添加剂在实际可充碱锰电池中作用效果明显优于Bi2O3.  相似文献   
22.
测定微量铁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波长、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铬天青S作显色剂的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适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23.
分析了每用户双发送天线的空时编码OFDM/SDMA系统上行链路的性能,对采用空时分组码和空时格码的OFDM/SDMA系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多用户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相同数目的接收天线时,空时分组编码的系统性能优于无编码的系统;而空时格码编码的系统性能在采用双倍接收天线时才优于无编码的系统,在抑制多用户干扰方面,空时分组码优于空时格码。  相似文献   
24.
在回转体零件特征建模的基础上,提出厂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的零件工艺生成思想,分析了如何从建立零件时产生的特征文件中提取出生成工艺文件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如何根据工艺数据库中的内容对数据信息做进一步处理,使这些信息能够完整地描述零件的几何信息以及工艺信息,满足工艺生成的需要,最后给出了自动生成该零件的工艺文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常见的三种字符集编码原理的介绍,然后专门针对在微软操作系统下,双字节字符集中怎样求一字符串的字符数和字节数的常用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6.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聚丙烯酰胺中的铬含量 ,并对影响铬测量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交联剂可有效地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改善聚合物的抗温、抗盐、抗剪切的性能 ,从而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对空白试剂进行了考察 ,该测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3% ,试样加标回收率达到 95 %~ 10 5 %。铬的检出限为 0 .0 16mg/L。实际测定了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中的铬含量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 1%。  相似文献   
27.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含有连续和不连续硬壳层的水平层状软基的破坏模式,针对路堤坡脚外硬壳层不连续的情况(如存在鱼塘等),提出以局部剪切破坏模式失稳的破坏模式判定参数,即临界距离L_(cr);借助正交试验原理,对L_(c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各因素的敏感性顺序;利用逐步回归迭代方法,分别给出上限临界距离L_(cr U)和下限临界距离L_(cr D)的数学表达公式,并根据工程实例的验算论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硬壳层连续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硬壳层不连续时,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小于L_(cr U)或大于L_(cr D)时软基为整体剪切破坏,当不连续断面与坡脚的距离大于L_(cr U)且小于L_(cr D)时软基为局部剪切破坏。硬壳层厚度为L_(cr)的主要影响因素,软土层厚度为次要因素,硬壳层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8.
传统盲源分离算法普遍存在收敛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蛙跳算法的分组思想应用到盲源分离算法中.该分组思想是将整个粒子群分为多组子群体,每组粒子在进行组内寻优的同时进行全局寻优,从而增加了粒子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有效避免早熟收敛.该算法以负熵为目标函数,通过对分离矩阵进行调整,使各个信号分量之间相互独立,从而完成对瞬时混合信号的盲源分离.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与基本的粒子群盲源分离算法相比,能有效避免早熟收敛并进一步提高收敛精度和算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
30.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拉力试验机,研究了Q235-A带钢氧化铁皮的组织、结构及其开裂行为.结果表明,氧化铁皮的成分主要为Fe3O4、Fe2O3和Fe,含有少量的FeO,氧化层厚度比较均匀,约为10μm,结构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较好.拉伸实验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加,裂纹条数增加呈先慢,后快,再慢的规律.应变达到0.05%时氧化铁皮开始出现裂纹,当应变在0.08%~0.10%范围内裂纹条数随应变增加非常明显,当应变超过0.10%时裂纹条数增加缓慢,应变超过0.15%时裂纹条数几乎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