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10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济源盆地承留三皇村的三叠系与侏罗系界线剖面地层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 ,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沉积环境中的元素共生组合关系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该剖面晚三叠世末期的谭庄组上部至早侏罗世的鞍腰组底部可划分出半深湖亚相、滨浅湖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及冲积平原的河漫滩和泛滥盆地亚相等类型。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 ,元素的组合关系、分布特征不同。除了元素本身具有不同的化学特征外 ,沉积环境的水体深度、与物源区的距离、沉积物的粒度大小、水体介质的化学性质 (盐度、pH值、Eh值 )等因素也决定着元素在沉积岩中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2.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烃源岩和油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沙河街组第四段上部和第三段中下部发育两套烃源岩 ,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尤其是反映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已发现的石油大致分为两大类 :高青、博兴油田的原油主要属于源自沙四段烃源岩的“沙四型”原油 ;小营、乔庄、梁家楼、大芦湖油田的原油主要为源自沙三段烃源岩的“沙三型”原油。金家、正理庄、纯化油田的原油混源特征明显。从纵向上看 ,沙三、沙四段中的油气主要来自本层系 ,其他层系的原油主要为混源型原油。  相似文献   
53.
模糊聚类和模糊识别法的流动单元分类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应用聚类分析划分流动单元容易出现聚类指标的优劣交叉现象 ,从而给流动单元的分类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和模糊识别相结合划分流动单元的新方法 ,并以CN油田C9井区流动单元研究为例 ,对两种方法的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新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流动单元划分指标的匹配问题 ,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实施人工干预 ,加入人脑思维信息 ,使分类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在油田生产实际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4.
有效烃源岩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有效烃源岩的识别和评价是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研究的基础。以往常用有机碳含量下限 (0 .5 % )作为烃源岩是否有效的判识标志。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厚达 10 0 0~ 15 0 0m的暗色泥岩的有机碳含量大于 0 .5 % ,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把其作为有效烃源岩。对东营凹陷进行精细的油源对比发现 ,其有效烃源岩绝未达到 10 0 0m之厚 ,对油气藏真正有贡献的主要为沙四上和沙三下亚段有机碳含量在 1.5 %以上的烃源岩 ,它们控制了东营凹陷各亿吨级大油田的形成。因此 ,有效烃源岩下限标准的确立 ,应以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而定 ,可首先通过油源对比确立有效烃源岩层段 ,然后运用测井方法删除非烃源岩夹层 ,并获取烃源岩的各项评价参数 ,从而完成有效烃源岩的识别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5.
相干体技术算法研究及其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干体技术用于检测地震波同相轴的不连续性 ,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 ,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技术手段。相干体技术算法已从最初的互相关算法发展到相似算法、本征结构算法 ,并从时域发展到频域。用协方差矩阵的形式综合了相干体技术的 3种算法 ,论述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并讨论了三维相干数据体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的解释目的 ,可以选择效率和精度合适的算法 ,得到的相干体可以为地震解释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56.
银川平原湿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阐述银川平原湿地沿革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银川平原湿地的功能和作用,探讨了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湿地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浮选药剂BET与煤和黄铁矿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浮选药剂BET对煤和黄铁矿的表面电位、润湿性、ESCA分析和吸附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BET与煤和黄铁矿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实际煤样的分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ET的浮选效果要优于普通煤用浮选药剂,尤其是用于高硫煤的浮选时,它有很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8.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区,依据2000—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00—2008年间,农田、园地、湿地、未利用地均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道路用地均增加.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有所上升,从355.19×107元上升到418.2×107元,增加了63.01×107元.农田、林地、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占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95%以上,对整个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研究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已处于低度协调的边缘,区域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59.
目前,评价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系统产氢效能的指标,一般采用挥发性景浮固体fMLVSS)与总悬浮固体(MLSS)的比值(MLVSS/MLSS)、MLVSS的比产气(氢)速率及COD去除率等参数,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为寻求评价发酵制氢活性污泥系统产氢效能的合理指标,以脱氢酶检测的碘硝基四唑紫(INT)法为基础,以发酵产氢系统的絮状活性污泥为样品,确立并优化了INT-比脱氢酶活性的检测与计算方法,并对比脱氢酶活性与发酵制氢系统的产氢效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NT-比脱氢酶活性检测的适宜条件是:在容积为10 mL的离心管中.先后加入一定浓度的污泥样品0.3 mL、19.8 mmol/L INT溶液1 mL、pH5乙酸钠缓冲剂1.5 mL.45℃暗处振荡反应30 min;反应终止剂选用98%的浓硫酸,萃取溶剂为无水乙醇,438 nm测定吸光度;检测污泥样品(MLVSS,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可以在3.5~12.5 g,L范围内选定.絮状发酵产氢活性污泥的INT-比脱氢酶活性与比产氢速率非常高度相关,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厌氧生物制氢系统污泥的产氢活性.  相似文献   
60.
为去除水源水中的腐殖酸(HA),自制磁改性海泡石(MSEP)并对其物化性能表征,研究MSEP对水源水中腐殖酸的吸附、脱附行为。结果表明,MSEP比表面积为25.354 m~2/g,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2.36 A·m~2/kg。MSEP对HA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