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系统科学   107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9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了自旋轨道耦合对铁磁/半导体/绝缘体多层膜结构中隧穿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半导体和铁磁体之间是绝缘接触时,体系的输运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同时出现了自旋反转效应.  相似文献   
992.
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为低渗透油田开发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渗透率较低 .为弄清渗透率与压力的关系 ,以实验为基础 ,利用油田天然岩心模拟油田开发过程 ,研究压力的变化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 ;分析了渗透率的压力敏感性特征以及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存在的压敏效应 .指出随着开发过程的进行 ,地层压力逐渐下降 ,进而因油藏压力的降低所诱发的渗透率的压力敏感性伤害将不可避免 ,最终导致的渗透率损失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是巨大的 .研究表明因压敏效应的存在 ,在井壁附近地层渗透率值只占供液边界处渗透率值的 45 %左右 ;当地层压力下降 5 MPa时 ,产量下降可达 1 3%左右 .  相似文献   
993.
法律移植的讨论在我国始于80年代中期,并日渐成为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法律移植涵义的辨析,澄清了人们对其的误解。法律移植有风险因素的存在,我们必须正视、分析、论证其对移植的阻力。文章论证了在我国立法中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法律移植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条重要途径。经济法律移植必须立足本国,洋为中用,学有发展,把移植的法律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94.
提出域能差值判据来判断烯芳香性的有与否,同时论证与其它判据判断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以5-Br-PADAP为显色剂,树脂相光度法连续测定钯和铑的方法,灵敏度高,钯和铑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3070×10  相似文献   
996.
实验队伍是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承担者,本文阐述了创新教育的内在需求,分析了创新教育对实验队伍的要求,指出了实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建设实验队伍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铝热剂的压坯及离心-SHS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混料工艺改变了铝热剂的性能及颗粒结构,影响了铝热剂燃烧放热和燃烧模式,进而影响压坯与离心-SHS的点燃和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998.
探讨了模具面向X的设计(DFX)评价数据模型,并分析其映射机制.研究了净成型件特征模型及模具集成产品信息模型,指出模具复杂因子是决定成本和时间的关键因素,给出了成本、时间、质量等满意度函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DFX数学模型,采用多目标决策机制对设计目标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99.
导出局部矢量平面波三维复射线平行波束展开的完整表达式,并得到了展开截断误差与离散化展开误差的计算公式,在给定展开误差与最大展开距离的前提下,定出局部矢量平面波,2包括复源点参量与展开间跨在内的三维复源展开参量与展开半径,使从展开面到最大展开距离之间的规定半径范围内,空间各处的合成场均满足给定误差要求。这种展开方法特别适合于应用复射线法来研究波的传播与分析目标的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四-(邻氯乙酰胺基苯基)卟啉锌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并表征了α,α,α,β-四-(邻氯乙酰胺基苯基)卟啉(Ⅰ)及其锌(Ⅱ)配合物(2)。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配合物2与三种典型的咪唑类配体轴向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研究了其作为主体分子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结果表明,各配体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N-甲基咪唑)>K(咪唑)>K(2-甲基咪唑)。根据量化计算结果,讨论了三种咪唑类配体与主体分子配位时的进攻方向,咪唑和氮甲基咪唑从锌卟啉具有三个侧链的方向进攻,而2-甲基咪唑则从锌卟啉具有一个侧链的方向进攻。由轴向配位反应的△rHm^θ、△rSm^θ和△rGm^θ可以确定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小的焓驱动过程。实验和计算结果均表明:配合物2对咪唑类客体的识别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