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0篇
系统科学   67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15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大连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的开放式服务模式,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放式服务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92.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Lower Palaeozoic carbonate rock strata of the Beijing area shows that the Cr, Zn, Cd and Pb contents increase from primary carbonate rocks to weathered carbonate rocks and from primary carbonate rocks to the soil coexisting with carbonate rock. Distributions of Cr, Zn, Cd and Pb have the same trends as that of Fe2O3. Iron oxides play different rol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weathering of carbonate rock. The adsorption of Cr, Zn, Cd and Pb on Fe2O3 is greater than on FeO in soil. However, FeO, as a main component of clay mineral, is a better adsorbent of Cr, Zn, Cd and Pb than Fe2O3 in weathered and primary carbonate rocks. According to R-type clustering analysi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carbonate rock are divided into marine and continental sediments.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heavy metal elements mainly exist in continental substances.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吸附层媒介机制,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包覆近红外上转换材料CaS:Eu,Sm,在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SiO2膜,可使其发光性能在潮湿空气中不衰减.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 、能谱仪(EDS)比较经TEOS包覆改性前后的CaS:Eu,Sm 的组分和形貌.同时,用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包覆前后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变化情况以及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先用无水乙醇洗涤试样,再加入TEOS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可以在CaS:Eu, Sm荧光粉颗粒的表面包覆一层SiO2膜,能显著地提高荧光粉的化学及发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4.
以3,3′-二磺酸钠基-4,4′-二氯二苯砜(SDCDPS)、4,4′联苯酚(BP)、4,4′-二氯二苯砜(DCDPS)为原料,利用亲核缩聚反应,通过调整SDCDPS和DCDPS的比例与4,4′联苯酚(BP)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芳醚砜.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良好的热稳定性,Ds0.8与Ds1.2的聚合物能铺成韧性较好的质子交换膜.  相似文献   
995.
东大山保护区岩羊对繁殖地的选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5月,通过访问调查和样地调查,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东大山保护区的影响岩羊繁殖地选择的环境因子和岩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东大山岩羊繁殖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地形因子、植被因子、生境类型3方面12个环境因子,其中5个环境因子有负面影响;繁殖期多选择海拔2600~3200m便于隐蔽和逃避天敌的环境;在河西平均气温升高1.2~1.4℃的环境背景下,岩羊可能的响应方式是:(1)增强适应气温升高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适应目前活动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维持目前的种群数量;(2)随植被带的变化减小种群密度,以适应食物和隐蔽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繁殖地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3片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考察了墙体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及承载能力,分析了其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耗能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在无竖向荷载的情况下,破坏时的裂缝数量较少,主裂缝明显;在施加竖向荷载的情况下,破坏时无明显主裂缝,结构受力均匀.墙体的滞回曲线较饱满,延性较好,耗能能力较强,抗震性能良好.试验墙体的刚度退化趋势大致相同,墙体的初始刚度较大,开裂后刚度退化迅速.  相似文献   
997.
以乙酸镁为掺杂元素、蔗糖为碳源,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镁掺杂磷酸铁锂包覆碳复合材料LiFe1-xMgxPO4/C(x=0.01,0.02,0.03,0.04).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结构,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形貌,恒电流法测定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镁离子掺杂没有影响材料的结构,而是提高了其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在这些样品中,LiFe0.98Mg0.02位PO4/C的容量最高,首次放电达到140.0 mAh/g;并且在80次循环后容量没有衰减反而增加到148.6 mAh/g左右.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固相法合成LiFePO4和LiFePO4/C复合材料,研究了蔗糖分解的碳包覆对LiFePO4材料性能的影响.XRD检测纯LiFePO4为单一的橄榄石相,而LiFePO4/C复合材料中出现高导电物质Fe2P相;SEM显示样品的粒径均在1μm以下,包覆碳样品的晶粒更小,但出现团聚现象.此方法合成的纯LiFePO4初始容量高达136.6 mAh/g.Fe2P的存在使LiFePO4材料的大电流放电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99.
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确定评价单元,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验指数和法作为适宜性评价模型,并结合遥感解译得到的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三江平原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比山地丘陵区更适合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种植,适宜旱田的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73.44%,其中高度适宜旱田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23.48%,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旱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6.39%;适宜水田的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70.04%,其中高度适宜水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6.75%,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水田的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6.07%.将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三江平原2005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三江平原现有旱田中的39.10%属于高度适宜,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旱田占现有旱田面积的25.87%;现有水田中的53.41%为高度适宜,不适宜的面积仅占1.73%.以上结果说明目前三江平原旱田利用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水田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在平原区.图2,表8,参18.  相似文献   
1000.
流动注射电位法测定烟草和烟气中的尼古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制一种石墨管状流通式尼古丁传感器,建立了流动注射电位法测定尼古丁的新方法.探讨了实验的最佳条件,用10-5mol·L-1的尼古丁溶液作载液,以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控制酸度,进样体积300μL,对1.0×104-~1.0×10-4mol·L-1的尼古丁溶液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相关系数0.9987,进样频率80次·h-1.该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适用于大批量烟叶及卷烟烟气样品中尼古丁的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