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1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1082篇
系统科学   819篇
丛书文集   593篇
教育与普及   1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76篇
研究方法   23篇
综合类   1536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504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975篇
  2011年   961篇
  2010年   1001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187篇
  2007年   1153篇
  2006年   978篇
  2005年   871篇
  2004年   707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705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51.
用臭氧作为氧化剂 ,以扬子石化炼油厂FCC段粗柴油为研究对象 ,在常温、常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柴油进行了臭氧氧化 ,再利用极性溶剂萃取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主要考察了催化剂、萃取剂以及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扬子石化炼油厂FCC段粗柴油 ,在以KH3为催化剂、以 90 %N ,N 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为极性萃取剂、且萃取剂与油的体积比为 1的条件下 ,粗柴油脱硫效果最好 ,最高脱硫率可达79 2 % ,是未氧化柴油经溶剂萃取脱硫率的 1 .8倍。而且反应时间越长 ,脱硫效果越好。因而臭氧氧化脱硫技术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新型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952.
苏北金湖凹陷混合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定性与绝对定量角度对苏北金湖凹陷“未熟油”及成熟油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 ,该区“未熟油”既有未熟—低熟油性质又有成熟油性质。除了甾烷成熟度参数偏低外 ,饱和烃CPI与C3 12 2S/ (S +R)、芳烃甲基萘、甲基菲及甲基二苯并噻吩的成熟度参数与正常油差异甚微。成熟度参数的不一致性反映了不同成熟度原油混合现象的存在。混合油定量计算结果表明 ,正常油中混入低于 2 0 %的未熟—低熟油 (烃 )可使混合油中甾烷C2 9αααS/ (S +R)值小于 0 .30 ,苏北油田金湖凹陷西斜坡南端和闵北“未熟油田”实质为混入少量未熟—低熟油 (烃 )的正常油。混合油的形成可能贯穿于油气的整个生成与聚集过程。金湖凹陷多生油中心、多成烃期次和相对较年轻的第三系烃源岩是形成成熟度偏低的“未熟油”(混合油 )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953.
基于分子轨道(MO)和自然跃迁轨道(NTO)成分计算分子片段间的电荷转移. 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CAM-B3LYP方法, 在6-31G(d)基组水平上优化隐式溶剂H2O下苏氨酸(Thr)分子的几何构型,  再在相同理论方法下进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的电子激发计算, 给出隐式溶剂H2O下Thr分子体系电子激发过程中片段间电荷转移特征的对比结果. 结果表明: 在S1~S5激发态中, 仅S2中有一对MO32→MO33跃迁轨道占绝对优势, 可通过分析该轨道的成分讨论电荷转移; 其他激发态可通过NTO分析方法讨论电荷转移; S0向激发态S1,S3和S4电荷转移的主要贡献为NTO32→NTO33轨道, 与Hirshfeld和Becke方法的定性结果一致, 定量结果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95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 在6-31+G(d,p)基组水平上理论研究限域BN纳米管中苯丙氨酸(Phe)分子手性对映体的转变过程. 通过寻找反应过程中各过渡态和中间体的极值点基本结构, 绘制BN纳米管限域条件下Phe分子手性转变路径上各反应势能面. 结果表明: 在BN纳米管限域条件下, S-Phe@BNNT分子手性1C原子上的12H原子以羧基上的9O原子为桥梁, 转移至手性1C原子的另一侧, 实现了从S-Phe@BNNT到R-Phe@BNNT[KG*8]分子手性对映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955.
界限含水量试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莹  周向阳 《青海大学学报》2002,20(6):10-11,14
对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塑限试验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玉树隆宝湖地区粘土的实测分析,说明选用适当的试验标准对减少误差,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56.
报道了H7^ 团簇的实验研究结果,从H7^ 的分解能谱发现,可能存在H4和H5等中性团簇产物。分析讨论了H7^ 的形成方式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相似文献   
957.
网络安全与入侵检测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不再只是金融、军事领域关心的问题 ,对网络安全中的口令、缓冲区溢出、程序、网络监听、拒绝服务等攻防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尤其是对保证网络安全 ,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提供实时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入侵检测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58.
氯磺隆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磺隆是典型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 ,在酸性条件下主要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 ,其水解反应是准一级的SN2 反应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 ,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水解反应较慢 .在土壤中 ,除化学降解外 ,微生物降解也是氯磺隆另一重要环境归趋 ,而光化学降解并非氯磺隆环境归趋的主要方式 .  相似文献   
959.
火炬松种源木材管胞特征值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河南省进行的1983年耐寒火炬松、1984年一般火炬松两批种源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木材管胞长度、宽度、直径、壁厚、腔径比、长宽比、壁腔比等7个性状特征的差异多不显,种源内7个性状个体间的变化大于种源间差异;(2)火炬松种源原产地地理气象因子与上述7个特征相关分析显示仅管胞长度、长宽比存在着微弱的地理变异模式;(3)两批种源年轮宽度与管胞长度、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呈微弱的负相关,与管胞直径、管胞宽度、管胞腔径此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基本密度与管胞宽度、直径呈负相关,与壁厚、壁腔比呈正相关,年轮宽度与其对应的基本密度呈显的负相关,说明种源生长快或种源内个体生长快的原因除细胞分裂速度快、细胞数目增加外,很大程度上可归因子管胞直径、管胞宽度的增加,而胞壁厚度却没有相应地按比例增加,导致了木材密度减小。因此,应对工业建筑用材材质改良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60.
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锡常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失损,而且影响一该地区的城市发展和投资环境,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和恶化对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