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5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611篇
系统科学   684篇
丛书文集   316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9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99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834篇
  2007年   841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苯乙烯在酞菁钴分子筛催化下的环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和溶剂 /水两相体系中 ,对在分子筛超笼中原位合成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 NaY)存在下的苯乙烯与次氯酸钠 (NaOCl)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GC MS联用仪和Varian34 0 0型气相色谱仪对环氧化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分子筛超笼中原位合成的酞菁钴 ,在溶剂 /水两相体系中对苯乙烯环氧化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苯乙烯环氧化的主要产物是苯基环氧乙烷和苯甲醛。在 5 5℃时 ,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 5 4%,对苯基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达到 6 5 %。反应温度和氧化剂的加入量影响苯乙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和苯基环氧乙烷的选择性 ,而反应时间只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在CoPC NaY催化苯乙烯与次氯酸钠的环氧化反应过程中 ,氧化剂 (OCl-)首先进入大分子化合物酞菁钴驻留的超笼中 ,将氧转移到酞菁钴催化剂上 ,形成一个高价的钴氧化物中间体 (OCoPC) ;然后苯乙烯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相间扩散进入水相 ,并被分子筛吸附进入孔道 ,最后与钴氧化物中间体接触 ,此中间体将氧转移给苯乙烯 ,生成环氧化物。  相似文献   
102.
证明了当n,k中至少有一个为偶数(0相似文献   
103.
The influences of carboxymethyl starch used as stabilizer upon the stability of native cornstarch-polyvinyl alcohol blend pastes for warp sizing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modified starch on the paste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initial demixing time and the volume percentage of separated starch. The carboxymethyl starch with a serie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substitution was prepared in ethanol dispersion by varying the amount of monochloroacetic acid reacted with refined native cornstarch. The paste stability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modification extent and amount of carboxymethyl starch used, and on native starch content in the paste. Increase in the modification extent and/or the amount of the modified starch effectively retards the phase separation and reduces the separation extent of native cornstarch-polyvinyl alcohol blend pastes. Moreover, the mechanism and favorable modification extent of carboxymethyl starch for enhancing paste stability a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disc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M_2Cl_4(PH_3)_4(M=Cr、Mo、W)分子,在D_(2d)对称约束下进行结构优化和能量解析,三种化合物的M—M键长分别是C—Cr1.737A,Mo—Mo2.157A,W—W2.286A.能量解析表明:E_(Cr—Cr)相似文献   
105.
The dynamical framework with Blocking Topography Coordinates (hereafter, BTC), which is suited to handle the steep topography for th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gether with its validation results. The integral properties of both the differential and finite-difference equations for the BTC dynamical core are: gross mass conservation, quadratic conservation for advection terms, Coriolis force does not change the kinetic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otal available energy. The improved nonlinear iteration scheme is utilized for the time-integrati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BTC dynamical core is validated by using the integration results from 9-layer and 21-layer version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s of the kinetic energy and total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during the integration are quite close for both the BTC dynamical framework and the dynamical framework of IAP 9-level and IAP 21-level AGCM, and this may suggest that the BTC dynamical core can be used for long-term integration with good computational stability. Furthermore, the BTC dynamical core has the advantage over the terrain following (sigma) coordinates in its bett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large-scale topography on th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Finally, the correctness and reasonableness of the BTC dynamical core has been further prov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opography influence on the quasi-stationary planetary wave with 21-layer version of BTC dynamic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06.
MPEG-2传输流再复用器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套MPEG—2传输流再复用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CAM RAM组合代替简单的RAM结构用于构造PID信息表,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资源;提出了“两步法”PCR校正算法,在保证节目时钟基准(PCR)校正精度的基础上,大大减小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基于该再复用器,提出了MPEG—2传输流、纯数据、主控机插入等几种实用的数据插入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微段渐开线齿廓形成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微段渐开线齿廓以凹凸方式啮合时其曲率半径相等及其接触应力嘶很小的原因.同时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微段渐开线的弯曲强度,并与相同情形下的渐开线齿轮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微段渐开线齿廓的弯曲强度优于渐开线齿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使用低介电常数基板和高电导率、高抗电迁移的金属Cu进行布线,可以提高高密度电子封装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采用乙酰丙酮铜作为前驱体,在常压下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玻璃陶瓷基板进行Cu薄膜金属化。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前驱体、Cu薄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影响Cu导体的电阻的主要因素是沉积温度。在温度为290~310℃,N2气流量为200~350mL/min和H2气流量为450~600mL/min的条件下,获得了致密的Cu薄膜,Cu导体方块电阻为25mΩ。  相似文献   
109.
混流式转轮静强度和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大型水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了转轮在水介质中的动力特性。运用顺序耦合的方法,分析了在三维旋转流动所产生的水压力作用下转轮体的静强度特性;运用全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转轮在水介质中的模态分析。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集中的部位与裂纹实际产生的位置完全吻合,但最大等效应力远小于材料的极限破坏应力;模态分析得到转轮在水中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等振动特性,指出了发生共振的可能性。结果证实了导致裂纹产生的原因不是静应力而是动载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正确处理图书馆转型期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处于转型期。为了使图书馆顺利转型并良性发展,图书馆决策者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些关系问题。包括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关系、数字化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关系、传统读者服务与现代信息服务的关系、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