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0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58篇
系统科学   218篇
丛书文集   169篇
教育与普及   1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研究方法   19篇
综合类   47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原代细胞培养,从引产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干细胞,然后进行生物学鉴定,旨在体外建立培养胎儿骨髓干细胞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干细胞奠定基础.本研究对四个月的引产胎儿骨髓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贴壁筛选法,在含有15%胎牛血清的L-DMEM/IMDM(1:1)混和培养液中培养,7 d后细胞可长满瓶底.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传代后,在8代以内的细胞贴壁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将其命名为BMMS-03.在第3代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于细胞标志物的生物学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免疫荧光染色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97.2%的细胞呈CD105阳性反应,66.0%的细胞呈CD106阳性反应, 9.2%的细胞呈CD34阳性反应.阴性对照组阳性反应为0.5%.生物学鉴定的初步结果提示,从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培养成功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细胞形态学特征、CD105 、CD106 和CD34-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培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所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纯度较高,增殖较快,适用于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采用基于逐次正则变换的变分方法研究了利用单模压缩态变换处理双线性项的情况下抛物量子点中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讨论了在弱耦合情况下,受限长度,回旋频率,电子一声子耦合常数与基态能量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3.
平行双回线路单回线不对称故障时提取故障分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只能在故障后2到3个周波提取故障分量的缺点,提出了单回线不对称故障在整个故障过程提取故障分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平行双回线路的六序故障分量理论和单回线不对称故障复合序网图的基础上,根据同向网正、负序电流分布系数相等和反向网正、负序电流分布系数相等的特点,用正、负序电流反向量和负序电流同向量间接求得正序电流同向量的故障分量,进而合成得到每回线各相电流的故障分量.该方法不受负荷电流和电网参数波动的影响.PSASP和MATLAB仿真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故障分量同实际故障分量相同,而且可以长时间提取.  相似文献   
94.
黎娜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5):114-116
本文由对于吕志鲁教授译作《珍妮给了我一个吻》的争论而起,首先论述了僵化“忠实”论的不可行性。继而从文化角度、交际角度和图式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增补手段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译作《珍妮给了我一个吻》的成功运用增补手段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为了确定终生在地下生活的斯氏鼢鼠(Myospalaxsmithi)和棕色田鼠(Microtusman darinus)中耳内的听觉传导是否通过特殊结构来实现震动通讯。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斯氏鼢鼠、棕色田鼠的中耳结构,利用公式ITR=[A/[2/3(Ad)]]×[Li/Lm]2和公式T=[4(Zd/41.5)]/[1+Zd/41.5]计算它们中耳的声波转换效率,观察头骨与下颌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与地上生活的大鼠、家猫和猕猴的中耳进行比较。结果 斯氏鼢与棕色田鼠中耳内不存在特殊的声波传导结构,曾被认为与震动通讯有关的假关节窝的功能是用来防止下颌脱臼,砧骨短脚与鼓室壁间的连接关系同样见于大鼠、家猫和猕猴中斯氏鼢鼠的中耳对声波的转换效率低于棕色田鼠。结论 斯氏鼢鼠和棕色田鼠的震动通讯不需要特殊的中耳传导装置,借助于头骨的一般结构就能完成。  相似文献   
9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Si5原子簇各稳定构型中的一个Si原子,经M(M=Li,Na,K,Mg,Mg,Ca,B,Al)取代后所得到的各种Si4M原子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它们的稳定结构.在所有的Si4M原子簇中,具有C2v对称的三角双锥结构是最稳定的构型,且同一主族金属原子,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Si-M键Mulliken重叠布居数依次减少,键强度依次减弱,键长依次变长;同一周期金属原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Si-M键Mulliken重叠布居数依次增大,键强度依次增强,键长依次变短.与同一主族和同一周期的原子共价半径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7.
冬小麦田间小气候与大气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  宁国华  施琪  王娜 《河南科学》2004,22(4):487-489
通过对冬小麦拔节后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田间活动面和1.5m高的气温和相对湿度与标准气象站对应要素作了同步观测和分析,找出各生育时段的差异,为将公共气象信息转换成作物环境信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
Windows Installer是微软推出的软件安装、发布及管理方式,使用它可以进行包括软件的发布、安装、修改、升级、移除在内的全程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原有软件发布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描述了Windows Installer的特点、结构、运行过程以及实现途径,最后说明了使用它进行软件发布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9.
文章分析了电磁操动机构的断路器跳不开闸、跳闸线圈烧毁的原因、现象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盐酸介质中铝缓蚀剂SH—904和JA—1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盐酸介质中铝缓蚀剂JA— 1和SH— 90 4的缓蚀性能、抗干扰性能和缓蚀剂类型 .结果表明 ,JA— 1缓蚀效果较高 ,抗干扰性较强 ;JA— 1和SH— 90 4属不同类型缓蚀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