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170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研究方法   26篇
综合类   11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相同尺度和相同材料的建造在深厚覆盖层上直心墙土石坝和直接建设在基岩上的直心墙土石坝为例,采用二维动力有限元程序对比和分析了强震区两种高土石坝的静应力分布和动力反应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深厚覆盖层上直心墙土石坝时,大坝自身的动力稳定设计标准可直接采用建设在基岩上的直心墙土石坝的设计标准,而静力稳定问题应加强大坝坝脚以及心墙两个底角部的防护。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稀土元素对深层渗碳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研究,探讨了深层渗碳钢组织遗传的特点,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而可以抑制深层渗碳钢的组织遗传,为深层渗碳钢的组织遗传问题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Nichols B 《Nature》2005,436(7051):638-639
  相似文献   
996.
根据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测试资料以及砂岩厚度统计,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砂体发育及其岩石学特征。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滩砂3种储集砂体,受控于南、北两大物源体系。储集岩主要是岩屑砂岩类,岩屑含量高,陆源杂基多,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但南、北物源砂体储集岩特征有明显差异。北物源主要是扇三角洲砂体,岩屑砂岩,储集性能差,属低-特低孔、低-特低渗型储集层;南物源主要是辫状河三角洲砂体,长石岩屑砂岩,储集性能较好,以低孔、低渗型储集层为主,部分中孔、中渗型储层。碎屑岩储层岩石学特征与储集性能关系密切,结合砂体发育对其研究,对寻找有利储集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于2006年4月采集厦门九龙江河口水样,测定其溶解、颗粒态Cu、Pb、Cd及相关水化学参数的含量.结果表明,厦门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海水中溶解态Cu、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6~2.16、1.02~2.49及0.16~0.44 μg/L,平均值分别为1.52、1.60和0.34 μg/L;颗粒态Cu、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6~3.40、0.11~6.00、0.000 4~0.028 0 μg/L,平均值分别为1.08、1.61和0.0064 μg/L.在垂直变化上,除Cd变化较小外,Cu和Pb浓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其贡献主要来自底部沉积物再悬浮.九龙江河口溶解和颗粒态Cu、Pb、Cd的平均入海通量分别为6.57、6.91、1.47、4.66、6.96和0.027 kg/d.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体中Cu、Pb、Cd的表观分配系数(Kd)分别为4.09、2.84和0.10 L/kg.3种金属在研究海域的固-液分配机制主要受"颗粒物浓度效应"影响,而Cd在低盐度区受到"盐度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知识网络鲁棒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知识网络的鲁棒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与一般的复杂网络相比,知识网络涉及两种不同类型的节点:知识和知识主体.在进行鲁棒性研究时,必须对二者进行综合考虑.为此提出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知识网络鲁棒性分析方法,该模型可根据组织中知识与知识主体之间的映射关系将二者集成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联节点删除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网络的鲁棒性,并提出了度量知识网络鲁棒性的专有知识率、专有知识加权比率、知识网络抗毁性、核心领域知识网络抗毁性等指标及其分析方法,解决了知识网络的鲁棒性分析及度量的问题,并可应用于组织知识资源的安全性评估、发现易流失知识以及评价组织成员的知识重要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9.
党选举  谭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9):2012-2014,2017
融合Gamma滤波和PI模型的结构,提出压电陶瓷的动态迟滞模型.借鉴PI模型的结构, 对Gamma滤波的各个环节的输出通过RBF神经网络进行静态非线性变换,并在其后与一个动态神经网络串联, 构成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迟滞模型.与静态PI 模型不同,由于新模型中含有动态的类迟滞算子与动态神经网络串联.所以, 所提出的迟滞模型是一种动态的迟滞模型.对压电陶瓷实际测量数据逼近和预测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动态迟滞模型精度高,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少数据、贫信息的非等间距序列预测建模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现实工程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本文基于自适应优化的初始条件,构建了ANGM(1,1)优化模型.首先,在对已有初始条件优化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缺陷分析基础上,设计出新型的初始条件自适应优化方法.该方法依据1-AGO序列各时点分量的实际值构建权重分配方程,既保证每个时点信息的充分利用,又自适应调整新旧信息的权重大小.然后,根据建模序列的特征,给出时间参数求解的两个准则及其推导公式,进而构建优化模型.最后,分别利用单调和波动两种特征的实际案例数据,构建4种初始条件优化模型,结果显示本文模型预测效果最好,表明本文模型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