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12.
对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育之 《科学》2001,53(1):10-14
  相似文献   
13.
14.
在去年八月间青岛遗传学会议上,因受到时间的限制,对遗传学中的哲学问题没能很好地加以讨论;而遗传学中的哲学问题却是许多生物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关心的并都认为是极待探讨的。为了准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计划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中举行笔谈会。遗传学中的哲学问题方面很广。例如,遗传学各学派在遗傅的物质基础问题上的各种见解,在环境与有机体遗传的关系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在物种的本质,种的形成和种内种间关系问题上的争论等等,如果从哲学的观点加以分析,一定是很有价值的,遗传学研究的方法论的若干问题,如物理学化学因素的作用问题,生物统计学方法问题,分析与综合的问题等等,也都具有哲学上的兴趣。从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中,从对过去生物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中,研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更有很重要的意义。关於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切您所想到有关遗传学的哲学问题,希望您能写下自己的意见。笔谈文章一般不必各方面都讲到,就某一点发表意见就可以了。文章不求很长,二千字左右就可以。当然,问题谈得多些详细些的文章,也是很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七年年初,波尼法奇·米哈依多维奇·凯德洛夫同志将他新出版的专著:“化学中元素概念的演变”一本赠送给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我们现在把他的这部著作的前言和结论译出,在本刊发表。这部著作分为两部,共三百六十面。第一部份是化学中经验分析的元素概念的演变。这部分包括六章:第一章,经验分析的元素概念对于分解物质的方法的依存关系:第二章,元素概念从化学转移到物理学中成为“基本”粒子(注:“基本”粒子的“基本”一词在外文中是从“元素”一词转化来的):第三  相似文献   
16.
一般性的摘文题作赞表时简中却文债表处属克思关放自然科学的工作(关放未赞表材料的 报导)关放自然科学史著作的肘谕(报导)恩格斯谕罗蒙澎素夫共产主义物贯技术基础的建立与苏联科学的任务料学作为社会意数形态罗蒙黯素夫的自然科学赞砚的哲学意义‘导征唯物主义与砚代自然科学”一舍大翻的对睑罗蒙韶素夫—谭大的创新学者四笼列夫关放自然科学哲学周题的言篇不同意兑的争确与批秤自由是先进科学肠展最重 要的条件体大冰殷与自然改造的胭领对自然规律的唯物主义理解及.H.n刚aPcn的关放自然科学的谕文的料学意 义瑞卜恩·列·斯的著作对龄自…  相似文献   
17.
“人的概念並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恆运动的,相互轉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則,它們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始終要求研究概念的运动、它們的联系、它們的相互轉化”。“人的概念其抽象性、隔离性来說是主观的,可是就整体、过程、总和、泉源来說却是客观的”。(列宁)  相似文献   
18.
中宣部科学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全国科学工作而在中宣部设立的一个部门,在新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科技政策的制订、知识分子政策等方面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科学处成员之一——龚育之2005年12月21日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谈话记录整理而成,首先梳理了1950—1960年代党和政府在科学管理工作方面的布局,重点介绍了科学处的沿革与人物,及其参与的若干重大事件。较之以往的相关回忆,该文更为系统、深入,尤其是将科学处作为一个观察的视角和平台,来分析新中国初期党领导科学工作的布局和机制,反映了谈话人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对于那一段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20.
写在《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新编增订本前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本书,是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新编增订本.所谓增订,就是较之原书,增加了自那以后到2004年间的文章15篇,保留了原书中的18篇(删去5篇).所谓新编,就是把原书的两大部分,重新编辑为三辑:第一辑讲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在苏联、在北大的历史,为历史篇;第二辑讲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论述,为毛邓篇;第三辑是其他文章,为时论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