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2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56篇
系统科学   312篇
丛书文集   196篇
教育与普及   2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0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644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籼型多分蘖矮秆突变体“佳禾丛矮”(Jiahecongai,JHCA)是本研究室在进行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过程中发现的.遗传分析表明,JHCA同时携带互不等位的半矮秆基因sd-1和另一个由核基因隐性突变造成的多分蘖矮秆基因,暂命名为xmd(t).从JHCA与野生型高秆品种“广场13”(GC13)的杂交后代中分离出只带xmd(t)且遗传稳定的单基因型突变品系“新佳丛”( Xinjiacong,XJC).为揭示xmd(t)突变所造成的多分蘖与茎秆矮化协同出现的机理,对XJC的相关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全生育期去除分蘖芽的试验表明,突变体植株的矮化是由于或部分由于过多分蘖的发生所造成的,该突变体的实质是多分蘖突变体.显微分析和田间分蘖动态观察表明,突变体多分蘖特性的形成是由于分蘖芽发生更早、分糵级数多、分蘖节位更高,且分蘖持续时间更长所造成的.本研究也表明,多分蘖矮秆突变体是研究水稻分蘖分子机理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52.
近年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却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研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预测方法对于合理地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关键的。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结合1970—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数据资料,建立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2种模型的模拟通过MATLAB平台实现。BP神经网络建模考虑了普通高等学校数、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人数、普通高中毕业人数以及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4个影响因素。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精度为75.7%;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为95.4%。通过模拟分析可以得出:BP神经网络方法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3.
灾后多地提出资源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优先满足重灾区、最大程度覆盖并满足灾区的资源需求,提出了多级应急响应等级,对灾区资源的需求响应进行分级。建立了具有7个优化目标的应急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选址点的交通便利度和稳定度,提升了模型的实用性。模型将选址与资源配置进行了统一考虑,并提出了保守型和乐观型资源配置策略,解决了资源充足与受限情况下的优化配置问题。基于Pareto设计的信息素更新规则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多目标优化问题先验知识的依赖,精英档案的引入增强了算法的探索性,加快了全局非劣解搜索速度。算例分析表明,本算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大型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954.
在P—T大气稳定度分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净辐射和地面风速进行大气稳定度分类的方法,并对西北某地区大气稳定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风速呈对数正态分布,各月全年和四季中性类稳定度出现的频率最高,极稳定和极不稳定出现的频率均比较小。  相似文献   
955.
报道了以1,1,3,3-四甲氧基丙烷和2-氰基乙酰胺为起始原料,经胺化、溴化、Sonogashira选择偶联、氰基水解等反应合成5-溴-2-(2,2-二甲氧基乙烯基)-烟碱酰胺(8),8经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溴-1,6-萘啶-5(6 H)-酮(9),共历经8步反应,总产率约为10%.化合物(9)的结构经过1 HNMR、13 C NMR、MS和EA等表征.  相似文献   
956.
对CO和NO自由基与OXO(X=Cl,Br)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6-311 +G(d,P)水平下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对所有平衡构型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在相同的计算水平下以过渡态为出发点,利用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得到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步校正在较高的MCQCISD//MP2/6-311+G(d,p)水平下完成.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可发生氧抽提反应,其中NO与OClO的反应是最具有动力学优势的.  相似文献   
957.
带平衡约束的packing问题属于NP-hard问题,不同问题的函数往往对应不同的解空间结构,解空间的结构对算法的寻优搜索效果有很大影响.以一类2D带平衡约束的圆形packing问题(转动圆桌平衡摆盘问题)为例,利用主元分析,对用进化算法求解的该问题的解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给出可视化主元地貌图,指出该问题的主元解空间结构是一种极限突变和对称的多模态的地貌结构.该解空间结构可以为构造具有针对性的新算法或选择算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8.
基于面部曲线特征融合的三维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人脸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部等测地轮廓线并结合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人脸中提取到鼻尖点等测地距离的点组成等测地轮廓线来表征人脸面部曲面;然后,根据重采样后轮廓线上点的邻域信息提取局部特征,根据轮廓线的整体形状信息提取人脸整体特征;最后,分别利用比较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将比较结果在决策级融合,给出最终识别结果.所提算法在FRGC(face recognition grand challenge)v2.0数据库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特征融合后的识别性能优于单一特征的识别率,且具有较好的表情鲁棒性.  相似文献   
959.
针对表情变化下的三维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图像滤波的特征提取方法,并根据样本图像滤波后的特征分布函数给出最优卷积滤波器的设计过程.首先,利用网格平面参数化方法,将人脸网格映射到边界为正四边形的平面区域内,经过线性插值采样得到具有三维形状的二维几何图像;然后,将整体几何图像切割成局部分块图像的集合,在每组局部分块图像构成的训练样本库中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滤波器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利用训练得到的最优滤波器提取对应分块图像的局部特征并计算相似度,将相似度得分融合,即可得到最终识别结果.利用FRGC v2人脸数据库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几何图像滤波能显著提高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60.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由于其显著的优点成为发光照明、平板显示器、全彩色电致发光LED的“希望之星”,导致了发光照明和显示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文章简要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和应用,详细讨论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