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讨论了一些常见的地下水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其产生条件进行分析。分析各种降水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为在不同情况下降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微博舆论场逐渐成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策源地,在舆情生成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微博舆论场为研究视角,首先运用超网络建模理论,构建了集社交、信息、心理、观点四层子场为一体的微博舆论场超网络模型,并对各层子场内部以及子场间关系进行建模分析;然后提出了微博舆论场超网络模型的衡量指标,对微博舆论场"场强"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使用社会计算和数据挖掘算法,定量分析了微博舆论场对新进入的无知者和感染者的作用过程,以及对新个体发生作用后,微博舆论场中舆情的演化.以期对突发事件舆情态势进行预测预警,为舆情干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有效引导突发事件舆情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3.
摘要Mruk认为,个体儿童时期只拥有萌芽形式的自我价值感,随着自我价值感系统的发展完善,成年后的主要任务是对自我价值感进行管理。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我价值感的管理理论,将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历程分为无核心阶段、积极自我概念形成阶段和自我价值感的管理阶段,并试图从自我价值感的管理角度对自我价值感的高低、稳定性和意识性等特性进行探讨,为自我价值感理论的整合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4.
采用MSC.Marc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精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试验数据对分析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剪跨比、轴压比、纵筋强度、约束构件的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5个参数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有效刚度折减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参数,轴压比是影响剪力墙有效刚度的主要因素.基于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个计算剪力墙有效刚度的简化公式,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简化计算公式合理可靠,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分析高层建筑结构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受力行为,该文采用截面分析法,并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得到了梁柱节点区组合梁的承载力及刚度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组合作用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塑性铰滞回模型。分析表明,该滞回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考虑组合梁在正负弯矩交替的情况下节点区混凝土翼板局部受力和钢筋的影响,物理概念清晰,计算也比较简单,能够为如何合理利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组合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2种基于特殊X射线光刻技术的空心微针制备方法.一种为基于2次不同X射线光刻技术的制备方法,即第1次为通常意义的带掩膜板光刻,第2次为无掩膜板光刻;另一种为基于2次移动掩膜板光刻加1次通常意义的带掩膜板光刻技术的制备空心微针方法.结果表明:在面积为5mm×5mm的聚合物基板上制备了25根空心微针阵列.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交叉配筋连梁在小跨高比条件下的抗震性能,验证两种配筋方式(对角暗撑配筋和集中对角配筋)的等效性,对6根钢筋混凝土交叉配筋连梁进行周期反复荷载试验. 试验考虑配筋方式和跨高比对连梁性能的影响. 试验装置采用双墙肢加载,使连梁实现“等双曲率弯曲”. 试验结果表明:随跨高比减小,连梁的破坏模式从受弯控制变为受剪控制,破坏转角由4.89%降低至1.98%;两种配筋方式的交叉配筋连梁受力性能接近;我国高规对于剪压比限值是合理的;基于交叉配筋连梁数据库分析得到新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相比现行规范更能反映连梁的受力机理,同时更准确.  相似文献   
28.
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是实现经济高质量的重要前提,绿色创新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2003—2019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城市绿色创新角度对低碳试点政策这项准自然实验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此外,政府战略引领、创新资源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低等级城市,该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