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研究鹀科8种28只鸟类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 28只个体分为两类, A类包括所有鹀属鸟类, B类包括铁爪鹀属和雪鹀属的铁爪鹀和雪鹀. 将A和B类中的不同物种分为不同分支: 栗斑腹鹀与三道眉草鹀和白头鹀为一支, 芦鹀、 红颈苇鹀和苇鹀为一支, 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其中雪鹀和铁爪鹀位于分支的最底部, 支持了其应从鹀属中分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2.
目前针对交叉裂隙偏流现象的研究只局限于达西情况下,而实际工程中地下水渗流常常出现高速非达西现象。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利用 Fluent 软件分别对不同隙宽比和不同粗糙度的交叉裂隙中的渗流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交叉裂隙在高流速下的非达西偏流效应特性。通过设置变量裂隙和参照裂隙,探讨两条支裂隙隙宽比以及节理粗糙度系数 JRC 对达西与非达西情况下偏流量的影响。同时对比了不同隙宽、不同粗糙度的单裂隙的渗流量与交叉裂隙分支裂隙的渗流量。结果表明相比于单裂隙,高流速下交叉裂隙各支裂隙的惯性项系数β减小,这种现象在宽裂隙及粗糙度较小的裂隙中尤为明显。并且在高速非达西条件下,交叉裂隙中的偏流现象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3.
普通(币鸟)不同窝雏数雏鸟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币鸟)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体重与窝雏数呈负相关.该区域普通(币鸟)的平均窝雏数为(7.59±0.94)只(n=17).对不同窝雏数的亲鸟的日活动进行了全天观察,发现亲鸟喂食次数、清理粪便次数与窝雏数呈显著正相关(F-检验P<0.05).  相似文献   
44.
次生阔叶林中某些鸟类对树种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次生阔叶林中,对7种鸟类冬、夏季对树种的利用做了深入探讨.7种鸟在冬、夏季对树种的利用都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在冬季或夏季中,不同种鸟类对树种利用也不同,除长尾山雀山外,其他种鸟类对黑桦的利用冬季较多(P<0.01);除小斑啄木鸟以外,其他种鸟类对蒙古栎的利用冬季较多(P<0.01).在捕食位置上,也有差异.在利用树的胸径上,仅黑桦(P<0.01)和杨树(P<0.01)有冬、夏季变化;在捕食树种多样性上,夏季比冬季捕食树种多样性高.黑桦和蒙古栎是7种鸟冬季主要觅食树种,对其越冬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2009年,我们利用人工巢箱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对大山雀亲鸟营巢投入对繁殖功效的影响开展了初步研究。大山雀平均巢材重量为33.90±13.44g,不同繁殖个体的巢材重量存在极显著差异(t=18.336,Sig=0.000),表明大山雀不同个体的营巢投入不同。大山雀种群内个体的繁殖时间存在明显差异(Z=1.422,Sig=0.35),但巢材重量与大山雀产首枚卵日期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较晚繁殖的个体并未减少筑巢投入。大山雀巢材重量与窝卵数(r=0.292,P=0.034)和出雏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294,P=0.033),巢材越重,窝卵数越大,出雏数越多,表明大山雀能通过调节营巢投入增加窝卵数和提高出雏率。但巢材重量与雏鸟出飞数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可能存在其它生态因子影响大山雀育雏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6.
长白山北坡鸟类多样性,以针阔叶林带红松落叶阔叶混交林为最高,均为3.18.针叶林带红松-云冷杉林型最低,为1.54左右.鸟种均匀度在不同海拔的不同植物群落中分布比较均匀,都在0.7以上.鸟种丰富度同样以针阔混交林带的红松-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为6.51,山杨-白桦林次之,为4.07.  相似文献   
47.
长白山北坡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国外 Emlen(1972)和 Kricher(1975)曾有过专门报导。但是,他们研究的植物群落多为草地、灌丛、沿河森林和次生柞木林。未见对原始森林的研究。国内,对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尚少,还未见有专门报导,仅高玮(1982)对长白山北坡冬季鸟类群落的丰富度及其群落演替有过报导。为了深入探讨长白山北坡冬季鸟类群落的结构特点,为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我们于1980年12月至1981年1月在长白山北坡三个植被垂直带6个植物群落5个工作点,作了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8.
次生林中5种次级洞巢鸟对巢址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次生林内,对1996年标记的被5种次级洞巢鸟利用并保存下来的104个巢址进行了4年的再利用跟踪调查.所标记的巢址被5种次级洞巢鸟、2种初级洞巢鸟和花鼠所利用.标记巢址总的再利用率为55.16%,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的再利用率为51.29%,说明次级洞巢鸟利用过的巢址仍是其后续繁殖的重要资源.每种次级洞巢鸟都偏爱同一种类以前利用过的巢址,被同种鸟重复利用的巢繁殖成功率明显高于只被利用过一次的巢,表明被同一鸟种多次利用的树洞是该种鸟繁殖更适宜的巢位.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存在交叉利用现象,且对再利用的巢址具有选择性;影响次级洞巢鸟巢址再利用的因子主要包括洞口类型、洞口水平直径、洞内径、洞深、洞距地面高和洞口垂直直径.次级洞巢鸟在对巢址资源的再利用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  相似文献   
49.
文章对黑喉石Saxicola torquata stejnegeri(Parrot)雏鸟的详细生长量进行了研究.认为,除尾以外雏鸟的体质量生长与各个器官紧密相关,嘴和跗蹠在雏鸟生长前期相对较快,翅和尾在雏鸟生长后期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50.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中普遍存在过分的强调语言图式(语音、词汇以及相关语法)的讲解,忽视对整个语篇内容(内容图式)的运用状况。这样势必造成知识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图式框架(背景知识)。只有两者兼顾,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