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态足迹、城市化与循环经济--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环境承载力是人类可安全施加给环境的最大“荷载”量,其关键问题是某一特定数量的人口需要多大面积的生产性土地来支撑.城市是人类消费物质、能源最强烈的节点和全球生态系统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和“熵黑洞”,城市自身无法实现可持续,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生态足迹概念模型从人类需求占用角度为评估人类对环境系统的承载压力及环境可持续状态提供了较好的测量方法.通过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变化分析,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讨论了城市化及生态退化的关系,分析了生态足迹贸易对环境的作用,指出了城市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当前的城市化必须摒弃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杜绝奢侈消费,重新考虑现行经济增长政策的隐性成本;开展清洁生产,充分综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及对其支撑区域的生态压力,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52.
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实时试验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利用最新研制的与CT机配套的专用加载设备,进行了三轴(单轴)荷载作用下岩石材料破坏全过程伯细细胞损伤扩展规律的实时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试验。得到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岩石材料中微孔洞被压密→微裂纹萌生→分叉→发展→断裂→破坏→卸载等各个阶段清晰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53.
黑河流域底栖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5至7月在黑河流域的10个采样点上共采到底栖动物共35种,其中寡毛类4种,水生昆虫21种,软件动物5种,其它动物5种。流域中以中下游段种数量最多,密度最高,中上游段种数最少,密度最低。全流域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258个/m^3。不同区段中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一定的差别,分析了环境条件对底栖动物各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冻结裂隙砂岩低周循环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宁  张平  程国栋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1):1175-1180
通过在砂岩样中预制裂隙的方法来模拟实际裂隙岩体,借助于中低频率(20.0,2.0Hz)动循环加载和常规加载试验,对烘干、饱水和饱水冻结砂岩样在循环作用下引起的低周疲劳特性和不同加载频率下的速率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每级加载低周次循环荷载作用下,冻结裂隙砂岩样会产生明显的疲劳;同时,该疲劳特性又与砂岩冻结与否、有无裂隙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5.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建筑用地紧张问题日益加剧,面对这样的状况,高层建筑应运而生,相比较于传统建筑,高层建筑有着诸多优势,如造型新颖、功能丰富等,且逐渐成为了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近年来,建筑火灾事故频频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也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为促进高层建筑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消防问题,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避免火灾事故的出现。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高层建筑消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高层建筑消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火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不同冻土长期强度预报方程针对不同土性的适用性,以饱和冻结砂土、粉土、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球形模板压入仪对其长期强度进行测试,选用常用的3种冻土长期强度预报方程对3种土的长期强度进行预报.通过对比试验实测值和预测值,研究3种长期强度预报方程在不同土性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维亚洛夫长期强度预报方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粉土、黏土的长期强度值;对于砂土,3种长期强度预报方程预测值都有一定的偏差,建议取3种预报方程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其预测值.  相似文献   
57.
依据漳河水库灌区永圣渡槽爆破拆除工程实例,对爆破设计依据原则与方案选择、爆破切口的设计、参数的选取、起爆网络设计、安全距离计算以及爆破施工组织、施工流程、安全控制与管理、应急与救援预案、爆破拆除效果等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对于同类型的渡槽爆破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8.
温度梯度下冰内颗粒的迁移机制与准液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瑞杰  程国栋  王家澄  陶兆祥 《科学通报》1997,42(14):1563-1564
实验证明,温度梯度作用下冰内嵌入物如固体颗粒和气泡等均会由冷端向暖端迁移.冰内嵌入物迁移机制的研究对冰芯记录分布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地下冰形成时冰的自净过程的深入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温度梯度下冰内颗粒的迁移与冰的表面融化相联系,对冰内颗粒的迁移机制以及准液层自身粘滞性质的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9.
马巍  程国栋 《科学》2006,58(6):6-10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约1925公里,其中格拉段长约1118公里。海拔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最高点唐古拉山口为5072米。穿越多年冻土区长度为632公里,其中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550公里,岛状不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82公里。在632公里的冻土带中,年平均地温高于一1.0℃多年冻土区275公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221公里,高温高含冰量重叠路段约为134公里。高原、冻土和生态脆弱就成为青藏铁路修筑的三大难题,而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成败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0.
季节冻结和融化层中未冻水的单向积聚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国栋 《科学通报》1981,26(23):1448-1448
在多年冻土区和深季节冻土区的细粒土地段,铁路、公路、水工、房建等工程冻害防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揭示已冻土,正冻土和正融土中水分迁移的规律性。以往的工作多致力于研究正在冻结土内尚未冻结部份中的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的现象。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已经冻结的土中以及在正冻和正融土的冻结部份中的水分迁移十分重要,不容忽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