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1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1 毫秒
921.
甘肃武都万象洞滴水与现代石笋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初步研究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甘肃武都万象洞中滴水的氢氧同位素和洞穴现代石笋碳酸钙的氧同位素组成, 发现万象洞内滴水的δ18Odwδ Ddw位于全球降水同位素网数据建立的地方性大气降水线范围之内, 说明滴水δ18Odw与降水δ18O有密切关系. 利用δ18Odw和洞内中部到距洞口较远处的现代管状钟乳石下部的δ18Omc数据和碳酸盐古温度等式计算的温度范围在8.9~12.4℃之间, 平均值为10.7℃, 其中计算出距洞口较远处8个位置的温度在10.1~12.4℃的范围之内, 平均值为11.5℃, 这个值与洞穴内的观测值(10.99℃)一致, 略低于当地年平均气温(14.4℃), 说明现代石笋形成在同位素平衡条件下, 它们的同位素组成可以近似地反映其洞外大气年均温度.  相似文献   
922.
为了探讨基于地表特征信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根区土壤湿度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中国境内四个典型区域的农田生态系统野外台站的地表和根区土壤水分实测数据,结合6种气象数据和2种植被指数数据构建了不同深度根区土壤湿度的BP神经网络计算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三个指标来评估四个站点不同土层深度的模型性能,并使用平均影响值算法(MIV)得到9个地表特征变量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在20~90/100cm深度,模型的平均R2值分别为0.79、0.69、0.66、0.56、0.51和0.47;RMSE为1.91%、2.17%、2.51%、2.71%、2.82%和3.08%;MAE为1.44%、1.61%、1.75%、1.89%、2.04%和2.35%,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气候和土壤类型区域站点的根区土壤湿度,但模型性能和对土壤湿度的估算精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地表特征信息的重要性计算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湿度是根区土壤湿度计算模型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多个地面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辅助条件,且不同特征在不同气候区和土壤类型区对RZSM的影响情况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923.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石炭纪本溪组致密砂岩粒度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孔隙度低、渗透率极差,使测井对其含气性的解释难度增大。基于化验分析资料,重点应用核磁共振、阵列声波、阵列感应等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建立了4类7种方法的本溪组细粒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开展储层含气性的有效识别。研究表明,综合运用常规和成像测井,对本溪组细粒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综合评价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开展本溪组细粒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测井综合评价研究,对煤系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4.
江西省山洪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口伤亡,定量表征各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以及评估山洪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对山洪灾害的预警体系建立及重点防范区域确定具有科学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以江西省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从危险性、承灾体和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共计36项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最终筛选出12个关键因子。基于关键因子,使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多因子叠加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易损性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大,危险性因子中汇流时间为1.15~2.20 h、坡度为11°~22°、年最大6 h降雨量均值小于81.02 mm时和6 h设计暴雨变差系数小于0.42,为山洪灾害风险的敏感区,承灾体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小。江西省较大风险以上小流域占比为25.47%,其中东北部的饶河、西南部的修水、中部抚河流域和信江上游、西南部的赣江上游山洪灾害风险大,尤以景德镇、上饶市和赣州市为甚,鄱阳湖流域及西南和西北部的修水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小。  相似文献   
925.
稀疏阵列布阵灵活,增大阵列孔径的同时还能减少阵元间耦合,但基于稀疏阵列的传统波达方向估计会导致角度模糊混叠,带来估计精度差和稳健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稀疏阵列波达方向估计的加权截断奇异值投影(weighted truncated singular value projection, WT-SVP)的鲁棒矩阵填充算法。在填充迭代过程中根据奇异值的大小分配权重,突出大奇异值包含的阵列信息,减少小奇异值中不必要的噪声信息,从而优化传统奇异值投影算法。该算法可以实现稀疏阵列的孔洞信息恢复,对不连续阵元充分利用,同时WT-SVP填充算法实现了稀疏阵列波达方向估计的高精度、高分辨以及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时的高鲁棒性。  相似文献   
926.
为研究不同种类绝缘油在热故障下油中溶解气体差异,对山茶籽绝缘油、FR3绝缘油、25#矿物绝缘油及油纸绝缘体系进行了90~250℃及300~800℃模拟变压器热故障试验,使用色谱法分析了热故障下油中溶解气体,得到相应气体组分、百分含量同热故障温度的对应关系。实验表明,热故障下山茶籽绝缘油的主要溶解气体为H2与C2H6,FR3绝缘油为C2H6;矿物绝缘油低温(<300℃)热故障下为H2与CH4,中、高温(≥300℃)热故障下为CH4与C2H4。植物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热故障特征气体的差异表明,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应根据绝缘油类型建立适用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27.
在传感器网络能耗算法基础上,以农业大棚为背景,通过调节传感器的位置与感知半径对一定体积空间内总能耗最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传感器改变自身半径所消耗的能耗与传感器在不同半径通信时所消耗的能耗之和来计算总能耗,结合不同传感器个数及不同通信半径情况,分析不同大棚体积内节点能耗的最优化问题.通过对不同传感器节点情况下的分析、对比,证明该算法在不同体积农业大棚环境下,很好地解决能耗消耗问题.  相似文献   
928.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彩色融合中的热目标增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树林、陆地场景下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彩色融合中的热目标增强方法.利用拮抗视觉特性在YUV空间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增强二者的独有特征;在色彩传递阶段,使用3×3大小的十字形窗口定位红外图像的热目标,当窗口的局部均值大于红外图像的整体均值时,确定该像素点处于热目标区,表征红色与亮度(Y)差异的V分量值根据局部均值与整体均值之比进行增强.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用浓烈的红色突出红外图像的热目标,有效地提醒观察者注意感兴趣的目标,同时,可见光图像的场景细节被赋予与白天光照下彩色图像类似的自然色彩,改善了场景的深度感知,提高了形势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929.
通过提高海上风电安装船的快速性,可大大缩短海上风电项目的投入周期.如何在装载量不变甚至增大的情况下减小其航行阻力,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自由变形(FFD)技术及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目标船型艉部型线进行优化,通过建立设计变量与总阻力的BP神经网络(BPNN)模型,清晰地展现出变量的相关关系,得出了阻力性能优良的船体艉部形状及型线设计方案.通过CFD方法对优化船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优化流程的正确性及优化结果的可靠性,为风电安装船的全船型线优化提供了经验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0.
针对已有函数依赖发现方法直接应用于连续型数据时,易导致依赖关系挖掘失败的问题,该文基于已有Dep-Miner方法,提出基于等间隔离散化的Dep-Miner(ED-Dep-Miner)和基于聚类离散化的Dep-Miner(CD-Dep-Miner)函数依赖发现方法。通过数据离散化,将指标的连续型数据合理地转变为类别数据。实现基于类别数据的函数依赖发现,提升函数依赖发现能力。同时,对Dep-Miner中的部分定理给出了基于反证法和枚举法的通俗化证明。该文将提出的ED-Dep-Miner和CD-Dep-Miner与不带有任何离散化操作的原始Tane和Dep-Miner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的ED-Dep-Miner和CD-Dep-Miner方法将原始连续型数据转化为离散型分类,挖掘出了更多潜在的函数依赖关系。同时,CD-Dep-Miner的性能要优于ED-Dep-Miner,解决了等间隔离散化存在的边界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