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7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油气层爆燃压裂造缝加载模型,建立地层破裂和止裂压力、爆燃气体渗滤、裂缝延伸长度和宽度以及爆燃气体的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计算模型,并耦合求解,分析爆燃压裂过程中井筒压力、裂缝几何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火药爆燃后,井筒中的压力、温度迅速上升,达到地层破裂压力时起裂,裂缝开始延伸;在火药爆燃、气体渗滤作用下,爆燃气体的压力先增加后减小,最后降至地层初始压力;在爆燃加载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裂缝条数的增加峰值压力和裂缝长度均减小;裂缝延伸过程中裂缝宽度先增大后减小,裂缝条数越少,裂缝宽度最大值和最终值越大。  相似文献   
72.
堵口程序设计决定整个围海工程的成败,目前国内多采用水力要素最大值等值线图法反映各项水力要素随口门尺寸的变化规律,并据此进行堵口顺序设计。因此,探讨利用一种新的图解法——无量纲参数图表法,不仅可从理论上选择合理的合龙顺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能根据现场各因素变化随时很方便地调整堵口合龙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决塔河油田深层稠油井筒流动性差和举升效率差等问题,结合潜油电泵排量高、使用范围广以及管理方便的特点,对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进行研究和应用。综合考虑潜油电机以及电缆加热作用和掺入稀油参数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推导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不同井口掺入稀油的温度、掺入稀油量以及掺入点深度对井筒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入点深度处,掺入稀油温度的增加,能有效增加上部和近井口处的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的温度,有利于地面集输,但对近掺稀点深度处的混合液的温度影响较小;随着掺入稀油量的增加,近井口段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温度增加,靠近掺稀点深度处混合液温度略有降低;增大掺稀点深度,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的温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74.
宝钢马迹山港卸船码头嵌岩桩钢套管的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宝钢马迹山港卸船码头岩基段的地质特点,桩基础设计采用全直桩嵌岩方案.为保证施工期钢套管的稳定,用抛填碎石层形成人工基床.为了验证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嵌岩桩施工期钢套管的稳定性试验,并对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0 m基床厚度可以保证钢套管的稳定.  相似文献   
75.
油套环空和空心抽油杆掺化学剂抽油井举升工艺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稠油井井筒流体流动难的特点,利用节点系统分析法,建立了空心抽油杆和油套环空掺化学剂的抽油机并举升工艺计算模型,并研究利用化学方法改善井筒流体流动的条件。结果表明,M型化学剂通过乳化和热力降粘作用可改善流体的流动性和抽油杆桩的受力状况;在启动过程中掺入化学剂的温度对油井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为探索N2、CO2对稠油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测定注入N2、CO2后地层条件下稠油体积膨胀系数、黏度、溶解系数等物性参数,并利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CO2、N2补充地层能量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所测压力范围内,CO2和N2在陈373块稠油中的溶解度、体积膨胀系数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且CO2的溶解性能、膨胀幅度均优于N2;随压力的增大,溶解气体后原油黏度呈下降趋势,且CO2的降黏效果优于N2;在油藏压力12 MPa下,N2的溶解可使原油的黏度下降23.58%,CO2溶解可使原油黏度下降74.96%。注CO2吞吐、N2吞吐和蒸汽吞吐的平均周期产油量由高到低依次为788.5 t、419.9 t和266.7 t,因此CO2吞吐的周期产油效果最高;从保持地层能量来看,在同一井筒范围(20 m)CO2的吞吐的油藏压力降幅最小,对补充地层能量的效果最好;从经济效益来看,N2吞吐的经济效果最高、CO2吞吐次之,蒸汽吞吐已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7.
平面物理模型的拟相渗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平面物理模型研究了油水两相平面渗流的拟相渗特征.首先用相似原理建立与实际油田正五点法井组单元相似的平面物理模型,采用非稳态法测定平面模型的四个出水口的油水的产量,根据推导出的平面非稳态径向流的相对渗透率公式计算油水两相平面渗流的拟相渗关系.最后对油水两相平面渗流的相渗特点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8.
空心杆掺稀油深层稠油举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稠油粘温关系和深井举升工艺进行了研究 ,结合实验室掺稀油降粘效果研究结果 ,对空心杆泵上和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及现场生产表明 ,空心杆掺稀油举升工艺能有效地改善井筒流体流动条件 ,保证油井以一定的产量进行稳定生产。空心杆泵下掺稀油能改善泵吸入口处原油的流动性 ,但对泵的实际排量有影响 ,且影响生产压差。空心杆泵上掺稀油没有解决原油进泵阻力大的问题 ,因此在泵吸入口处原油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