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正> 0 引言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是70年代问世,近些年来在世界上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信息技术,它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新技术,由于它的实用性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引起了许多科学家、企业家和管理界的很大兴趣和高度重视,并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上探讨和应用性开发。在国外,DSS有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且有关的硬件和软件已经商品化。近几年,  相似文献   
42.
43.
反应蒸发制备的TIN薄膜特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形势下,如何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等方面彻底的更新,改变陈旧、落后、保守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5.
蓟县中、上元古界剖面的古地磁结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金录 《科学通报》1988,33(3):207-207
华北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发育良好,剖面总厚近10000m,沉积基本连续,可分为3个系,11个组,时间跨度约为1950—800Ma。1980年和1981年,我们用手提轻便钻机从该剖面的103个采样点上采集了699个独立定向的古地磁标本。各地层组的标本分配见表1。  相似文献   
46.
在PH4.5-6.5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介质中,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Bi(Ⅲ)-硫脲形成一种红色络的,春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35*10^5L.mol^-1.cm^-1,铋量在1-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直接测定药物及生化样品中的铋,回收率达96%。  相似文献   
47.
48.
基于Hilbert零点定理,在统一理论框架中考虑了弹性力学方程组一般解的机械化构造问题。给出1.A.C=B.D.C.KerD→KerA满射与C.KerD=KerA等价性;2.常系数线性算子型Hilbert零点定理及其简单构造性证明。  相似文献   
49.
1 引言材料力学的初等梁理论无法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而Timosheko梁理论由于假设剪应变沿梁横截面高度均匀分布 ,这只能考虑剪切变形对梁的挠曲变形的影响而不能解决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问题 ,更无法考虑剪切变形对应力的影响。文献将横截面上剪应变所引起的截面弯翘位移函数事先设定为三角正弦函数 ,从而给出了短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解。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 ,本文假设弯翘位移函数为三次抛物线 ,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力分布解。通过对三角正弦函数解 ,三次抛物线解 ,有限元解 ,与弹性力学解的比较 ,得出了三次抛物线解优于三…  相似文献   
50.
本项目采用微观方法,对骆驼毛囊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定位,证实了骆驼毛囊是复合毛囊,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且次级毛囊呈组分布在初级毛一侧,构成完整的群体结构。根据这一现象用数量分析找出了毛囊的群、组分布频率,证实了三毛占绝对优势(72.78%)而在三毛群中以3,4,5次级毛囊组为最优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