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理论分析,导出了题述速率方程的近似解。该解考虑了液相中存在平行反应时,被吸收气体在各反应中的不同平衡浓度对传质推动力的影响。采用搅拌反应器,以二乙醇胺为有机胺,吸收和解吸温度分别为353K和373K,系统总压0.104MPa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对该解作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胺催化吸收的穿梭机理中,消耗的游离胺大部分在膜内再生。界面游离胺浓度下降所引起的传质推动力减小是影响胺催化能力的重要因素,但这下降要受界面CO_2平衡浓度的制约。加速游离胺再生能显著促进吸收。解吸中有机胺并非一定通过均相催化起作用,其机理和吸收时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2.
本文提出了地域生态系统的核网结构理论,归纳出十种核网结构类型和四种空间演化模型,为城市与区域规划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文题的研究,发现反应初期为动力学控制,对[Fe2+]为三级反应,频率因子为3.87×10121min-1,活化能为109.8kJ/mo1;反应后期为传质控制,对[Fe2+]为一级反应,频率因子为5.87×106min-1,活化能为35.5kJ/mol。氧分压对宏观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对[O2]为0.2级反应。还得到了氧化过程的优化串级温度序列。  相似文献   
54.
主要分析了市场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探讨了企业统计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阐述了企业统计改革的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55.
分别采用萃取浓缩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浓缩20倍)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样品和地表水中的总镉,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6.
主要研究一种对松花江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与生物膜中各化学组分进行选择萃取分离的方法,从而深入了解各种重金属在各相以及各化学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0.008mol.L-1NH2OH.HC l 0.01 mo.lL-1HNO3,30 m in可萃取锰氧化物;0.8 mo.lL-1Na2S2O4、pH=6.5时40 m in可萃取无定形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0.1 mo.lL-1HNO3,30%H2O2,85℃水浴5 h萃取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中有机质,0.02 mo.lL-1HNO3,30%H2O2振荡24 h萃取生物膜中有机质;0.1 mo.lL-1C6H806 0.2 mo.lL-1(NH4)2C2O4,pH=3.25萃取铁、锰氧化物条件对于各组分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C6H806 (NH4)2C2O4与Tessier连续萃取法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所萃取的铁、锰几乎包含了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与生物膜中全部起吸附作用的铁和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萃取松花江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膜中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所萃取的组分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经典自感实验电路的分析,指出了电感电路中往往存在着过电压现象.通对电感电路细致的分析表明,在含电感线圈电路两端并联一适当容量的电容,使电感电路两端电压呈指数规律衰减,能量快速在电阻上耗散,过电压现象可得到有效克服.  相似文献   
58.
本文分析了高校女生短跑成绩滞后的原因,探讨其提高短跑成绩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应重点培养女生加速能力的训练,全面发展身体力量并提高肌肉的柔韧性,提高女生的步频与步长能力,从而提高短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9.
利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技术,开发一个面向虚拟产品设计的专家协同评审系统,建造了一个三级体系结构的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对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工作流程作了介绍;并就实现专家协同工作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本系统对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应用XRD分析了催化剂的体相结构,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O和NO在CuO-La_2O_3/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吸附,并对表面铜的价态进行了表征。氧化态样品的体相存在CuO、CuAl_2O_4,可能还有CuLa_2O_4物相,表面铜以 2价的形式存在。还原态样品的体相存在Cu~0、CuLa_2O_4,可能还有CuAlO_2,表面存在Cu~0、Ca~ 和少量的Cu~(2 )。CO容易在Cu~.、Cu_2O及CuAlO_2上形成分子态吸附;同时还存在HCO_3~-、CO_3~(2-)物种。NO容易吸附在CuO、CuAl_2O_4和CuLa_2O_4上,在Cu~0上可能解离吸附,还产生NO_3~-吸附物种。氧化态样品上,150℃以上,CO使Cu~(2 )还原为Cu~ 。还原态样品上,NO和CO交替吸附和共吸附实验证明低温出现了NO/Cu~(2 )和CO/Cu~ 的选择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