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9篇
系统科学   81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6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原理,对西安南郊和蓝田不同成因土层CO2释放量进行了观测,探讨了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资料表明,关中地区夏季土壤(厚土层)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负相关,CO2释放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滞后4~6h;而薄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正相关,CO2释放量不存在“滞后性”,且释放量明显小于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天气密切相关,温度高、天气晴朗时释放量大,反之则小;厚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小于夜间,白天约占1/3,夜间约占2/3;薄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大于夜间,白天约占2/3,夜间约占1/3,薄层土CO2观测揭示了CO2释放量和变化规律都与土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C.T.R.成尔逊研究和改进云室的过程的考察.说明“云室”的功能随着其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模拟日晕现象到研究凝结的规律及电子电量的测定;威尔逊利用云室拍出的a粒子引起云室内气体凝聚的痕迹与H.A.布拉格想象中的a粒子径迹进行比较.得到惊人的、相似的结果后,云室就成为了观测基本粒子径迹的主要仪器.  相似文献   
33.
为改善油区断块开发效果对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烟道气驱为最佳开采方式,即将烟气与高压含油污水混合,同时从油管注入油层,并建成一套注入系统装置。试验表明,处理注入烟气这套装置用于不干扰锅炉正常燃烧条件下烟气采集;将温度降低140-160℃以满足压缩机入口条件;利用旋流子进行离心和纤维过滤,将95%-98%的烟尘滤除;脱水之后使其露点降到-20℃以达到深度除水;两级压缩以达到油层要求的注气压力15MPa;加入泡沫剂或缓蚀剂等,以满足油层所需药量及药压。现场生产初步验证,注烟气的效果介于注CO2气和注N2气之间。在单纯蒸汽吞吐已不能产油时,经烟道气双注后,原油日产量达到26t,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4.
分析并推导了含有非线性流控型电阻元件和非线性压控型电阻元件组成的非线性电阻网络的故障诊断方程,这是以支路故障标志量为未知的一组线性代数方程。在推导非线性元件的“故障标志量”时,消除由工作点变化引起的电参量的变化,保留由伏-安特性变化引起的电参量变化,它标志非线性元件本身发生了故障;文章还提出一种神经网络,可在线快速求解非线性电阻网络的故障方程的解,从而可在线对故障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35.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技术构想的角度阐述了虚拟现实的本质特征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6.
华南地块晚元古代至中生代沉积盖层显示了复杂构造图案,不同时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交织,限制了对区域构造运动规律的了解和显生宙视极移轨迹(APWP)的建立,也产生了对其区域大地构造性质的不同认识.本文提供了古地磁和构造分析的初步解释:(1)扬子克拉通中部和东部的构造图案可能主要是由于中生代造山运动时期沉积盖层的滑脱造成;(2)第三纪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华南地块西部和西南部广泛的局部旋转;(3)中国东南部显生宙结构模式是中古生代中期加里东造山运动和中生代中期造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将SulstowiczA.假说引入预计地表静态位移变形式中,提出了预计地表剩余位移变形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YLH-8预计程序,给出了该程序对实例的处理方法及由图形数据差值法得出的剩余位移变形等值线分析图。  相似文献   
38.
本文应用能量法,求解弹簧与杆件组成的系统在冲击作用下动荷系数kd计算。为了减少构件的动应力而采取增加弹簧、垫块或增大被击物质量等措施。并说明了理论Kd比实际的动荷系数大  相似文献   
39.
3,4-二硒方酸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RHF/STO-3G,STO-4G*和STO-4G*水平上、用abinitioSCF方法优化得到3,4-二硒方酸(3,4-二硒氢基-3-环丁烯-1,2-二酮)三种平面异构体的平衡构型,发现三种平面异构体中ZZ型最稳定,ZE型次之,并与方酸和3,4-二硫方酸从头算结果作了比较在STO-4G*水平用abinitio数值方法计算了三种异构体的谐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40.
论述了全息合束器的闪烁及其产生原因。讨论了全息光栅光线追迹的两种方法,指出当光栅条纹平行于表面时,这两种光线追迹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可简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